连平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首席经济学家》APP正式上线了,了解更多首席观点,掌握实时财经动态,请下载APP:首席经济学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下载)。作者: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交通银行首席银行分析师许文兵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和补充方式是金融市场长期瞩目的焦点。日前,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支持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发行资本工具。《意见》与近期监管部门接连下发的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鼓励银行补充资本的相关文件一脉相承,为银行发行各类创新型资本工具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推动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恰逢其时年次贷危机以来,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监管组织围绕降低银行杠杆水平和提高银行资本实力,推动了一系列监管标准的调整。随着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再度提升。年,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3.84万亿元,在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年的50%左右提高至71.2%。当前经济和社会进入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银行的支持。按照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银行也更加坚定地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新时代战略和业务转型的工作重心,这会持续推动商业银行信贷和资产规模的增长。在经济稳中向好的同时,金融业脱虚向实也同步推进。降低金融体系杠杆水平,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成为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共识。相对严格的监管环境已经有效遏制了商业银行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等业务的增长,并对资本充足率形成一定的压力。一方面,未来由银行承担实质性风险的部分表外业务和非标投资面临回表;另一方面,原先由这些业务满足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也将转而寻求信贷的支持,这都将直接推动银行风险资产的进一步增长。复杂的国际监管形势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资本补充需求。资产规模扩张必须匹配相应的资本,对于系统性重要银行来说资本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监管变化的大势所趋。按照《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到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须分别达到8.5%、9.5%和11.5%。当前我国已经有四家全国性大型银行进入国际系统重要性银行序列,还有一批商业银行正在接近这一标准。虽然这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大多达到13%左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接近11%,明显高于新的监管标准,但考虑到未来年均10%左右的资产增长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而一系列新的监管内容的引入,在资本结构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未来几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将实施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就不可避免。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资本工具创新尤其是新型债券资本的引入自然就成为新的市场
上一篇文章: 银行日赚一范,打工人提前还贷 下一篇文章: 联合资信近期评级政策影响的分析研究新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