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之交背后的家国情怀陆游与范成大在四川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303318890248&wfr=spider&for=pc

巴蜀春秋之五十一

诗文之交背后的家国情怀:陆游与范成大在四川夭折的北伐雄心

文和运超

历来南宋的诗人号称有四大名家: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其中陆游和范成大的成就公认比较高,他们同期在四川生活过,留下一段结伴游览、诗文唱和的文坛佳话。

陆游一生八十春秋里,于四十五六岁人到中年之际飘零入蜀,一共生活了八年,把四川视为第二故乡。因此,很多人都把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比拟为宋代的杜甫,陆游来四川生活的前两年一直赋闲,正是等到范成大也来蜀地做大官(制置使)以后加以援手,两人积极准备为收复北方做准备,这种志同道合的知己搭档情谊,一个人一生之中实在不容易遇到。

陆游画像

他们不仅各自在四川留下许多诗文,离开以后晚年一直对四川念念不忘,不光是怀念巴山蜀水的风土人情,更多的还是怀念当初那一片不敢老去的壮志雄心……

一、陆游与范成大在四川整顿军务备战北伐

人们都知道,陆游自号“放翁”,正是来四川以后所取,好像显出文人的狂放不羁,自我放逐的感觉。其实,他心中有非常强烈的功名心,这一点同杜甫很像。杜甫的祖父是一代文人大臣杜希望,陆游的祖父陆佃也不是一般人,是王安石的得意门生,官职尚书右丞,还写过《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著作。

陆游生于北宋覆灭前夕的年。这一年,创立仅十载的女真金朝消灭了称雄北方年的契丹辽朝,残余契丹只能逃向荒凉的西北塞外,想要投靠西夏的末代天祚帝在途中被抓获。当时,金军与宋军有结盟,号称一起打败契丹,然后归还燕京地区。

可宋军围攻燕京失败,辽朝几乎是全凭金军自己的实力打败,而宋人仍然坚持索要燕京,金朝看透宋军虚弱的本质,转眼接受从辽军投靠宋朝又改投金军的郭药师建议(郭药师为渤海靺鞨人,掌管原本驻扎燕京附近的常胜军,投靠宋朝时受过徽宗赵佶接见,了解过汴梁一带防务情况),金军从真定突袭南下,拉开围攻汴梁的大幕。

陆游剑南诗稿书页

陆游一出生就和千千万万的大宋子民一样朝南方逃跑。东京汴梁围攻一年后,两代皇帝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向金军投降,众多宗室女眷被俘虏。陆游一家跑了近四年才在今天的绍兴安顿下来,他这一生热衷仕途并不是渴望当官,而是为了振兴宋朝,早些收复北方故土。

陆游长大以后参加科举得罪了秦桧,因考官把陆游的名次排在秦桧孙子秦埙前面,被压抑了几年,直到秦桧死,才从地方主簿做起。调入临安府以后,曾多次谏言高宗,等孝宗赵昚继位以后,陆游正想大有作为,又多次直言勤修武备,加强军事。可孝宗前面一举一动都要照顾太上皇赵构的心情,将陆游外调镇江。哪知道,陆游在这里结识了空有北伐志向,但才干很一般的张浚。

孝宗赵昚准备多时,生平唯一一次积极主动的隆兴北伐以失败收场,张浚被扔到一边,陆游是积极支持者也受打击,将他调夔州通判(今重庆市奉节县),已经算到巴蜀一带,陆游开始写《入蜀记》。仅一年,在北边的川陕宣抚使王炎欣赏陆游,招入幕府帮助治军。陆游终于可以亲临边关骆谷口、仙人关、定军山等军事要塞了解情况,替王炎谋划策略,可制定的方案被彻底否定,还调走王炎,陆游又一次遭到打击。

这时,与张浚是同乡,交情不错的虞允文(张浚是今德阳绵竹人,而虞允文是今眉山仁寿人,都是蜀人,虞允文还有在采石矶力阻金军的大功)接替为四川宣抚使,让陆游到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不久调他去蜀州做通判,跟着虞允文病故。陆游受虞允文渴望加强巴蜀军备,伺机收复中原的志愿影响,化悲愤为动力,开始留意风土民情,积极为蜀州百姓做事,立下哪怕终老蜀地也要做出成绩的心愿。

没多久,他等来好友范成大为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只比陆游小一岁。两人都是孝宗继位时从临安一起开始起步,以诗文相交,互相钦佩,建立了很好的文友关系。

成都崇州陆游祠

陆游对范成大还不仅是诗词文章上的欣赏,更有一层钦佩之心。范成大曾代表宋朝前往金朝谈判,促成签订隆兴和议,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不辱使命,要回了钦宗赵桓的梓宫。因这一大功,范成大开始仕途顺畅,先经略广西,后调任四川。

两位好友在他乡得见,异常亲热,一方面经常聚在一起谈诗论文,饮酒游乐,范成大在《吴船录》(卷上“中岩纪行”)中记他离开时,陆游等人送行:“壬午,发眉州,六十里,午至中岩,号西川林泉最佳处。”就是今天眉山市青神县著名景点中岩古寺。两人临行分别也对唱和念念不忘,如范成大写唤鱼池:“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陆游写唤鱼池:“春枕悠然梦何许,两枝筇竹唤鱼潭”。

另一方面,两人都忧心国事,为整顿蜀中军力,陆游被任命为军事参议官,与范成大积极准备继承虞允文、张浚等前辈事业,为收复北方大干一场。

范成大虽然年纪比陆游略小,但接连出任地方大员,为人比较老成持重。自隆兴失败后,任何与北方有关的事宜在南宋都很忌讳,范成大不希望引起朝廷方面敏感,于是以防备黎州(今雅安市汉源县,为巴蜀地区较大的羁縻州,以《宋史地理志·成都府路》所记,黎州含有50多个部族聚居的州县,州官为朝廷委派,州县则以部族世袭土官为首领)等地边民为由训练士卒,并在这一年秋天举行检阅。

陆游看着宋军一步步重新振作,非常激动,随同一起参加检阅时激动写下《成都大阅》:“令传雪岭蓬婆外,声震秦川渭水滨……属櫜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他心中很期待早日脱去一身书生装扮,宁愿和这些军士一样冲锋在前,为收复中原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整顿操练军务展开,陆游热血澎湃起来,像“声震秦川渭水滨““久矣儒冠误此身”这类诗句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很快被一些同僚盯上。认为他陆游很不安分,好容易宋金两边恢复安定,他又和在两淮鼓动张浚一样,要把范成大拖下水,这自然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已经知道他们借口防备边民是假,因为当时巴蜀地方大体很安宁,处理边民事务根本用不着大张旗鼓招揽士卒,明眼人都看得出就是为了要伺机北伐。

范成大画像

范成大很尴尬,知道陆游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可他身为地方大员,不想给陆游编排罪名,只以“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为由调他去嘉州(今乐山市),希望可以避免争端。可还没有落实就被人批评,认为不能再把陆游留在巴蜀为官。范成大舍不得陆游,更离不开这个有志收复的好搭档,暂时只让他去管理台州桐柏山崇道观,在成都领薪水,这算是一个挂名的工作。希望这一风波过后,陆游可以再次和他携手谋划大计。

去掉陆游这一志同道合的搭档后,范成大等人在巴蜀谋划军事,操练士卒,朝廷终于还是不放心,没有让范成大长久待下去,淳熙四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离开四川,许多同僚友人前往送行。

陆游自然在其中,他们对此次分别非常感慨惋惜,就是之前所说在中岩唱和的最后一幕:范成大留下佳作《次韵陆务观慈姥岩别》,足见两人感情之深:“送我弥旬未忍回,可怜萧索把离杯。不辞更宿中岩下,投老余年岂再来!”“明朝真是送人行,从此关山隔故情。道义不磨双鲤在,蜀江流水贯吴城。”陆游送别范成大一路走走玩玩,超过十多天。不是简单希望他日可以再会,而是希望一起实现理想抱负,哪怕将来年纪再大,也希望可以为收复北方奋斗不息。陆游对知己好友非常不舍,临别还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谏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这一年十月,范成大在临安见到孝宗以后,出任礼部尚书,后来负责选拔贡举,然后修史,基本被没有负责什么重要事务,只是文教一类工作。到晚年自然也再没有机会实现心中理想了,多以半隐退状态赋闲诗文而已。

在四川的时光是范成大一生官位最高,最能实现抱负的时候,加上有陆游这一好友辅佐,一起为北伐做出种种规划布置,可惜早早被叫停,将他召回,中断了一生的事业,他怎能不寄情怀念?

二、范成大在四川记录巴蜀山水民俗史料

范成大在四川两年多,在谋划收复大业和整顿军务之余,为留存南宋巴蜀各地山水民俗史料起到重要的价值。他写的这本记录在巴蜀生活的书叫《吴船录》,一般人会认为范成大是江南吴地人(宋代平江府吴县,今天属于苏州市),又是离开四川在回江南的途中写的,所以叫“吴船”,其实这是一个和四川有深厚渊源的典故。

当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留下一首经典绝句,几乎人人从小都非常熟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最后一句才是“吴船录”名字真正的来源,蕴含他从四川壮志难酬,返回东吴江南的无奈和感慨。范成大的诗歌和文章记录了大量南宋四川的风土人情,为后人保留许多重要的参考资料,贡献极大。

范成大诗集

首先是地理风光,范成大在诗集中从《巴东峡口》到《瞿唐行》共有余首山水诗,涉及巴蜀境内从巫山、夔州、云安、万州、梁山、垫江、邻山、广安、遂宁、成都、郫县、彭州、青城山、中岩、峨眉、犍为、宣化、叙州、泸州、合江等众多地貌风光,包括描写一些地方物产,在历代诗人描写巴蜀风光的范围之广,范成大堪称数一数二,而且大多是身临其境。

其次,今天人们普遍知道范成大擅长田园诗,他在成都期间,或借助公事而参观走访,或借助休息时郊游,经常观察和表现四川农村的意趣,如搓柳、麦苗、农树等题材,烘托诗人的乡村情怀。另外,唐宋以来,成都的一大特色是花卉植物繁多,所以杜甫当年留下“花重锦官城”的名句。范成大在写成都的诗中提到有梅花、樱桃花、芍药花、桃花、山茶花等不同品种,像《十二月八日海云赏山茶》、《玉茗花》、《樱桃花》等。

第三,范成大留心当时四川独特的景观。如青城山的清幽,他写“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修竹弥望”,“丈人峰前,五峰峻峙如屏”;他记录丈人观的来历:“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甯,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本朝增崇祠典,与潜、庐皆有宫名,此独号丈人观。”还探究真君殿和长生观的壁画:“真君殿前有大楼,曰玉华。翚飞轮奂,极土木之胜。殿四壁,孙太古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此壁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

包括青城山流传的圣灯奇观,他记录有几种说法:“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

峨眉山也是一处悠久名胜,唐宋时客观来说还道教与佛教并重。范成大记录了佛教在南宋的峨眉山已经比较突出的情况,他拜谒过光相寺、白水寺、普贤寺、牛心寺等,提到普贤寺中珍藏有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所赐御制书百余卷,七宝冠、金珠璎珞、袈裟、金银瓶钵、奁炉等物品。他游览牛心寺时,特别欣赏了唐代的罗汉画:“寺有唐画罗汉一板,笔迹超妙,眉目津津,欲与人语。成都古画浮图像最多,以余所见,皆出此下。”

在《吴船录》中,范成大写蜀州郡西湖“荷花正盛,呼湖船泛之。系缆古木修竹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处。”“湖阴亭外别有白莲,尤奇。湖中多小菱……蜀无菱,至此始见之。”唐宋蜀州是今天成都市所辖崇州市,过去城东有东湖,城西有西湖,都是水面很广。在清朝康熙年间的《崇庆州志》还把“东湖夜月”列为一大景观。康乾时代人口激增,上游水道枯竭,所以乾隆后期的东湖就干涸废弃,只留下西湖。到现代西湖也废弃,在原址修了西湖公园。民间一般叫西湖塘,已经看不到水塘了。

范成大塑像

第四,记录巴蜀物产。他写眉州的荔枝:“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擷以饷。偶有两柈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记录在郫县看到的郫筒酒:“草草郫筒中酒处”,他仔细记下了这一特产:“郫筒。截大竹,长二尺以下,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上有盖,以铁为提梁,或朱或黑,或不漆,大率挈酒竹筒耳。”

第五,范成大留心巴蜀的民俗风貌。如端午节赛龙舟在宋代很热闹,他写夔州的人们在过节时的欢乐场面:“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另外巴蜀各地赶集的习俗各有称呼,往往也是节日里最热闹,如夔州人赶圩:“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成都当时叫“逢场”,范成大虽然是大官,也入乡随俗与民同乐:“石笋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

其实,范成大一生在地方供职也不少,但能够使他如此细心观察记录下来详细风土人情的却唯有巴蜀,实际上他在这里仅生活了两年多,却终生留有深刻的印记。

回到江南后,范成大仍然对四川魂牵梦绕,许多诗句都带着巴蜀印记:“忆起遨头八年梦,彭州花槛满西楼”,“绛霞浓淡月微明,梦中重到锦官城。”怀念巴蜀的友人,“四海西州故旧多,烦君问询各如何?”“草草相逢复相送,直恐送迎皆梦中。”他对巴山蜀水的眷恋之情自然是真真切切,正如笔者所分析,那是范成大生平最风光的时刻,但更为重要是范成大希望以巴蜀任职实现大宋收复故土的理想。

其实,人们更多知道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代表,其实范成大也是同样的一份子,正是在中年阶段,单单出使北方议和一年左右,他写关于北方中原的绝句就达70多首,有些表面看来无关,但内容依然清晰可见关心时事,如《欲雪》:“乌鸦撩乱舞黄云,楼上飞花已唾人;说与江梅须早计,冯夷无赖欲争春”。《剧暑》:“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诗人以比兴手法向高层提出警告和期望,哪怕范成大身为使臣在北方谈判,但内心他非常打破这种沉闷、窒息的“和议”局面。

也正因此,范成大有机会到巴蜀主事以后,他和陆游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搭档,试图对收复大业有所谋划。

三、陆游在蜀中事业低谷却找到婚姻与爱情

陆游也是人到中年四十五六岁入蜀,他从途中就开始写文章,《入蜀记》被誉为古代第一部长篇游记,共六卷。他来四川,一是有名相虞允文收容,二是得到好友范成大提携,无奈虞允文很快病故,而好友范成大只待了两年多。

唯有陆游前后待了八年,安家于四川,第二任妻子王氏是崇州人,后来娶妾杨氏是华阳人,他真真切切把四川作为第二故乡,他的诗集是众所周知的“剑南诗稿”,一生烙印着巴蜀痕迹。

陆游和范成大共事期间,住在成都著名的西园里,这里是宋代成都府路转运司的官署,是据十国时期前后蜀的一个权贵私宅改建。西园中有不少景致很好的亭台楼阁,有玉溪堂、雪峰楼、海棠轩、月台、翠锦亭、潺玉亭、茅庵、水阁、小亭等,根据宋代有关西园的描述,位址当靠近解玉溪附近,这条溪今天已经不存在,但锦江府河与南河汇合的合江亭,历史上就是属于解玉溪流经的范围,因此不少学者推测,西园旧址大约是从合江亭到大慈寺这一带某处。

宋代吴师孟《重修西楼记》说:“成都楼观之盛,登览殆遍。独西楼直府寝之北,谨严邃静,非参僚宾客不得辄上。每春月花时,大帅置酒高会于其下,五日纵民游观,宴嬉西园,以为岁事。”自天禧三年(年)开西园接纳民众游观以来,这里成为成都士庶游乐的理想去处。像元代费著《岁华纪丽谱》特别指出,宋代成都的寒食节,官府“辟园张乐,酒垆、花市、茶房、食肆,过于蚕市。士女从观,太守会宾僚凡浃旬,此最府庭游宴之盛。近岁自二月即开园,逾月而后罢。”甚至出现了“酒人利于酒息,或请于府展其日,府尹亦许之”的慷慨情况,官府竟然会为了商家的“酒息”而延缓关门时间,反映宋代成都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盛况。

而与西园对应,宋代成都尚有一座东园也很有名,属于益州路兵马司钤辖厅,位于当时南城的锦官城范围内,北宋末年的诗人李良臣(四川德阳人)专门写有一篇《钤辖厅东园记》。

所以,范成大、陆游等诗酒文人时常在西楼设宴,陆游站在窗前,锦城风貌尽收眼底,他诗兴大发作《西楼宴》一诗:“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时光匆匆而过,他已经不知不觉成为蜀地的久客,半个主人。同时也有一种豪杰见老的伤感,很渴望早日实现理想的事业。

都知道,其实他们的平生抱负并没有来得及实现,陆游被谗言所伤,随后在巴蜀各地辗转。他去荣县任通判,刚翻修好住房,油漆还没干,又调到岳池去了。一方面,他对巴蜀各地民间民间风物充满欣赏;另一方面他的私人生活却充满悲喜交集,有滋有味的烟火气息。

当时,陆游在崇州娶妻王氏,随他四处奔走,从来没有过半点怨言。但陆游内心对王氏可能没有什么感情。作为一个颇有些豪放不羁的诗人,陆游在成都也曾流连灯红酒绿的生活。

一次,陆游夜宿驿馆,看见墙上题有一首诗:“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凄凉眠不得,挑灯起作感秋诗。”经打听,是一个颇有才华的风尘女子杨氏所写,陆游见杨氏有几分像表妹唐婉,一下就忘乎所以了。

过了一段日子,陆游把杨氏带回崇州家中。王氏很不满,仅半年时间就把杨氏赶出家门。宋代陈世崇《随隐漫录》载,杨氏离家作诗:“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陆游当时心碎不已,但不好跟妻子翻脸。

陆游之后到他们初次相见的驿馆,写下《寓驿舍》:“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但天意造化,隔了一段时间,陆游在后蜀皇宫别苑海棠园游玩再次巧遇杨氏,两人难舍难分,陆游这回将杨氏安排到另一住所。后来离开四川的时候,还把杨氏也偷偷带回绍兴老家。杨氏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闰娘,又改名定娘,可惜得病早夭。可见陆游后来《山阴陆氏女女墓铭》中记:“女女所生母杨氏,蜀都华阳人。”

宋孝宗淳熙五年(),陆游离蜀还乡任职,第二年秋天回到故乡绍兴。有人向他讨教蜀地事宜,一想起四川,他怅然叹息:“长记残春入蜀时,嘉陵江上雨霏微……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表达情感最深的是晚年佳作《怀成都十韵》(这首诗留存有真迹,收藏在故宫博物馆),“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浮世堪惊老已成,虚名自笑今何用。归来山舍万事空,卧听糟床酒鸣瓮。北窗风雨耿青灯,旧游欲说无人共……”直言身边早已经没有知音。

回到家乡好久了,陆游依然有一种在蜀地的感觉:“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直到84岁那年新春时节,他依然怀念成都:“锦城旧事不堪论,回首繁华欲断魂。”第二年,这位伟大的诗人念完最后创作的名诗《示儿》不久就身故了。

陆游晚年编好40卷诗歌,纪念他在巴蜀试图恢复中原的生活而定名《剑南诗稿》,这一剑南不是单指四川的剑门关、剑阁山,而是唐代的剑南道,就是指整个巴蜀地区。刊行是由陆游长子陆子虞负责。陆游病故后,陆子虞再把另一半诗稿45卷编辑刊行为《剑南诗稿续编》,收录了陆游创作绝大部分诗歌,少数诗歌后来收集为《放翁逸稿》。

而陆游的文集由幼子陆子聿(陆游有写给他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名句)编辑,也以纪念陆游在汉中跟随王炎从军经历定名《渭南文集》,共五十卷,文稿内容基本也是陆游生前已经编订。但关于陆游晚年和宰相韩侂胄关系有争议的《南园记》几篇不见,学界认为可能是陆子聿删去,因为陆子聿是靠巴结史弥远而出仕的,史弥远是打击了韩侂胄上位的,所以陆子聿不会在陆游的文集中留下引入非议的线索。

年10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50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