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渠重宝到梅景风雅,原来文人书房可以如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皆以拥有一处书斋而自足。书斋虽咫尺,却容得上下千年,东西万里,自有一方光彩夺目的天地。格物致知,透过里头的长物,挖掘深藏背后的文脉流传与风气雅尚,于传承中既可见证历史,亦能沟通古今。
本季“物外——古代书画及文人书房”专场精心集聚古来文人书画雅藏数十件,以飨藏家。其中以《石渠宝笈》著录之文嘉《草阁延宾图》领衔,另有董其昌《临王右军书卷》,王铎、张照、梁同书以及跨越清末民国的张大千、吴湖帆等诸家佳作,三吴墨妙、帝王御笔、词臣翰墨、巨匠丹青,或山水卧游,或花草寄情,品质精雅,可赏可观。
吴门文脉
石渠珍品
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文徵明以画艺扬名于世,其弟子门生众多,尤其在文氏家族内部,文徵明的熏陶与教诲使得子侄辈书画成就斐然,其中尤以仲子文嘉为翘楚。清徐沁《明画录》中载:“合处直逼其父之乃”。
文嘉草阁延宾图立轴水墨纸本
.5×37.5cm
著录:1.《石渠宝笈三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十册,P,上海书店,年版。
2.《历代著录画目》P19,人民美术出版社,年8月出版(年2月重印)。
3.《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索引》,紫禁城出版社,年5月。
4.《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年6月。
5.《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第三十六册》P,故宫博物院编,故宫出版社,年。
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重要画家之一,文嘉承继家学,有深厚的诗文书画修养。《吴郡名贤图传赞》记载:“能诗,小楷精劲,尤善行书”。
此外文嘉对倪云林特别热爱,多所取法,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载:“画法倪云林,殊有幽淡之致”。其山水画佳作直入元人之室,清远闲适,较其父更为简括疏朗,格调极高。
文嘉《草阁延宾图》局部1
文嘉作品多描绘江南明洁秀丽的自然风光,表现文人精雅的庭院斋室,充溢着挚爱家乡山川和赞咏隐逸生活的意味。
《草阁延宾图》即是代表了文嘉这一类绘画的典型风格。作品略仿倪云林,清远逸趣,但用笔有他一贯的劲健,沉稳而滞。正如学界所言,文嘉“工山水,疏秀似倪瓒而有肉”。通幅用淡墨,但淹润苍秀,清逸之气溢于画面。
文嘉《草阁延宾图》局部2
文嘉《草阁延宾图》局部3
画中近景绘郁茂长松几棵,松荫下茅屋草堂数间,堂内文士凭窗闲坐,屋外湖水平静,周围山川环绕,有客过桥而来。远景山石脊立,云雾缭绕。画面构图为元代以来隐逸山水的典型图式,但画面的意境却在幽静清逸中透露出宁和精致,有异于元人山水的清疏旷远,呈现出自家的风格范式。
文嘉《草阁延宾图》落款
向往隐逸、热爱田园的情怀在文氏父子中可谓是一脉相承。即使是在为官期间,文嘉仍时时憧憬着静谧的田园生活。曾不止一次地在其诗文中表露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天池》诗中曰:“肩舆催予下山去,悔不此地巢云松”;《和唐子畏韵》一诗更直道:“若要心闲衣食足,惟有归耕百亩田”,抒发自己对隐者高士深深的钦慕之情。
这种隐逸情怀是他艺术创作基本的思想来源,为他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调。此图作山林高士、世外桃源,一派含蓄蕴籍、萧散淡然之气,深深贴合了他内心的理想世界,实为文嘉之精作。
《石渠宝笈三编》著录页影
《清宫陈设档案·光绪二年延春阁》著录页影
《草阁延宾图》清嘉庆年间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光绪二年《清宫陈设档案延春阁》载有:“文嘉《草阁延宾图》挂轴一轴”。
作品内钤“嘉庆御笔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宝笈三编”“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六方鉴藏印,流传有绪,尤难得。
图左取自本幅,图右取自《清代帝后玺印谱》
作为吴门画派及文氏家族绘画继承者,文嘉绘画艺术成就凸显了其对前辈先贤艺术菁华的继承和创新,维持了文氏家族艺术世家的荣耀。其不仅是吴门画派的后起之秀,也促进了整个吴门画派的流风遗韵在不断创新中薪火相传。
晚明书坛
南董北王
董其昌临王右军书卷手卷水墨绫本
本幅:25×cm
后跋:25×50cm
说明:此作曾经清末著名收藏家李佐贤、张仁黼、近人张效彬等递藏。
著录:1.《书画鉴影卷八》卷类1,清,李佐贤编,同治十年(年)李氏自刊。
2.《历代著录法书目》第三一三页,朱家溍主编,紫禁城出版社,年。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极有影响的大家之一。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其以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可谓领一时风骚。
此卷临王羲之诸帖,囊括《袁生帖》《敬和帖》《隔日不面帖》《东阳帖》《还镇帖》《瞻近帖》《平康帖》《中郎女帖》《大热帖》《二月廿日帖》《道意帖》《荀侯帖》《日月如驰帖》。虽云临摹而纵笔疾书,任情所至。所谓遗貌取神,越出规矩之外者也。
书作用笔偶参用米意,八面出锋;又不失家法,轻盈爽利。用笔一丝不苟,点画精到,墨色淋漓,线条遒劲,用笔结字章法布局变化多端,善于造险而又能“化险为夷”,给人以一种气势酣畅之感。是卷曾经清代大收藏家李佐贤、近人张效彬等递藏,流传至今,实颇可观。卷后李佐贤称其为“晚年神化之境”“董书中之上乘”,极是。
王铎临鸭头丸帖立轴水墨绫本
年作
×42cm
王铎是明末与董其昌齐名的另一著名书法家,有“南董北王”之称。其书法独具特色,以大气洒脱、淋漓劲健、飞腾跳踯的行草书为世人瞩目。
觉斯学书立足于临摹古人,尤其推崇“二王”,认为“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其以《阁帖》中“二王”这一文人书法的源头,深入钻研,又能博取众长,取精用宏,其草书在不失“二王”法度的同时又渗入张旭、怀素的气象,把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此《临鸭头丸帖》用笔出规入矩,张驰有度,却流转自如,力道千钧,正是其对二王书法心摹手追的佐证。
词臣翰墨
鸾翔凤翥
张照书法册页册页二十四开水墨绢本
27×31.5cm×24
说明:此作曾经清初陈浩、汪由敦等收藏或经眼。
1.陈浩,字紫澜,号未斋,直隶昌平(今河北昌平)人。雍正二年进士,官少詹事。工书法,得苏轼墨妙。
2.汪由敦(-),字师苕,号谨堂,安徽休宁人。雍正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3.封面及底为缂丝。
作为历经康、雍、乾三朝的重要文臣,张照博学多才,能文能诗,工书善画,复精礼乐,颇得器重。清·邵松年在《古缘萃录·张天瓶临苏长公养生论卷》中题曰:“本朝画山水以麓堂司农为第一,书法则首推张文敏。”
张照早年学书董其昌,后追溯唐宋,学习唐人及宋四家,尤其师法颜真卿、米芾二人,终成一代名家。此作节临苏轼《九歌》四章、米芾《评纸帖》《弊居帖》《天马赋》,以及朱熹书句等。通过此套册页,可以反映张氏学习古人法书的用力之勤,用功之深,这正是他能成为清初一代名家的重要原因。
张照《书法册页》局部
张照《书法册页》封面
《书法册页》,共计十二开,绢本,未署年月。末页有清代鉴藏印数枚:“陈浩之印”“紫澜”“景柱”连珠印、“汪氏由敦”“臣正恩”“周氏谦亭”“靖亭”。可知曾经清初陈浩、汪由敦等收藏或经眼。二人活动时间均与张照相近。
梁同书行书砚铭册八开册页八开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华艺国际(广州)秋季拍卖会
金简缂丝隶书七言联立轴缂丝
×33cm×2
华艺国际(广州)秋季拍卖会
金简(?-),字可亭,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官到吏部尚书。清朝大臣。父三保,武备院卿。其姐为清高宗淑嘉皇贵妃。
画坛领袖
巨匠笔墨
张大千仿唐仕女图镜心设色绢本
41×19cm
说明: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忆梅庵长物——罗寄梅夫妇七十年珍藏”专场Lot.拍品。
此为张大千年在榆林石窟时所绘仿唐仕女像,题赠罗寄梅夫人刘先(又名刘芳)女士。精妙非常。
罗寄梅,五十年代前就以新闻摄影驰誉中外。四十年代,曾偕夫人刘先长期在敦煌拍摄历代石窟壁画数千幅,为至今留存最完整的敦煌照片资料。五十年代以前,不辞艰苦跋涉,到敦煌进行采宝而取得成就的,除张大千外,应数寄梅了。
张大千与“忆梅庵”主人夫妇,年同在安西榆林窟,有一段世人鲜知的共同生活经历。现存文献中所见到的大千先生在安西榆林窟的照片资料,都是出自“忆梅庵”主人夫妇。这段经历令大千先生和“忆梅庵”主人夫妇成为终生最密切的挚友。
吴湖帆、潘静淑草虫卷手卷设色纸本
绘画:20×cm
后跋:20×54cm
说明:1.上款人“传桐”为吴湖帆、潘静淑外甥徐传桐。《吴湖帆年谱》记载:(年)夏日,与潘静淑合作《个中滋味》,赠外甥徐传桐,题云:“个中滋味。戊寅夏日,湖帆写青菜,静淑写萝菔,付传桐贤甥书斋清玩。”裱边有徐传桐题跋,云:“甥徐传桐珍藏。”
2.陈蘧、潘承弼、王謇题后跋。
吴倩题《美人书》
1函3册合订1厚册竹纸清顺治间钞本
28.5×18cm
说明:梅景书屋旧藏,后吴湖帆赠与周炼霞。
著录:1.《吴湖帆文稿》丑簃日记P7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年。
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小说家P,线装书局,年。
《美人书》又名《女才子书》《女才子集》《女才子传》等,为秀水徐震所撰女性题材传奇小说,约成稿于明末清初。存世有十二卷本、四卷本、六卷本三种。此即为《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之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六卷。后落实政策发还。
此本首列目录及美人十项标准,内收明冯小青(附李秀)、杨碧秋(附张丽真)、张小莲、崔淑、张畹香、陈霞如(附玉娟、小莺)六美人传奇,以贤智、胆识、情韵等全新角度,描绘女性生活。每人一卷,每卷前有引,卷尾附月邻主人、钓鳌叟、幻庵等评语,及影摹冯梦龙、徐渭、徐震等人题咏,前所未见。文中“玄”“宁”等字皆不避清讳,是为《美人书》传抄之早本。另可见蒋汝槑于行间、书眉处墨笔书评。
据《丑簃日记》中记载,此原为傅植夫托吴湖帆欲售与蒋祖诒(谷孙)之本,后为螺川诗屋主人周炼霞珍藏,三册合订,洒金封皮潢装,吴湖帆墨笔为之题签二则,如此诸家渊源,是为海上画坛之佳话。
任伯年荷塘雅趣镜心设色纸本
年作
×65cm
展览:“已故上海名家原作展”,新加坡新华工艺美术中心,年2月9日-11日。
出版:《已故上海名家原作展》封面,新华工美艺术中心,年。
《荷塘雅趣》作于年,时任伯年知天命之年岁,是其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故无论在构图布局,或是设色运笔上,皆可见其独特风格。画中布局巧妙,如伞高张的荷叶密集在一起,占据大部分画面,水墨淋漓。两朵白荷扶摇直出,在清风摇曳中,若隐若现。四只水禽神情毕肖而神态各异,分别散布在前、中景,可谓“布置得法,多不厌满,少不嫌稀”,在疏密有致中形成了对角伸展的张力。
整幅画风精熟奇巧而富新意,意境空灵,墨、水、色自然交融,手法轻盈灵活,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正如海派名家虚谷和尚曾赞誉任伯年之言:“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矣!”
吴昌硕菊石图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46cm
说明:1.鉴藏者柯德尔(中文名柯大伟)为五十年代晚期荷兰驻中国代办。“三山四渎堂”即为其收藏印。
2.此作于年5月26日经吴昌硕曾孙吴超先生鉴定为真迹。
展览:“守望经典-中国书画收藏精品展”,天津美术馆艺术天津博览会年。
出版:1.《守望经典-百年水墨精选》P,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浙江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作品四集》P75-76,西泠印社出版社,年。
林间逸境
山水卧游
4佚名深庭戏鹤图立轴设色绢本
×98.5cm
展览:“明清书画集粹特展”,扬州博物馆,年9月26日-11月26日。
出版:《明清书画集萃》P,扬州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李世倬(清)竹石霜柯图立轴水墨纸本
87×38.7cm
展览:“明清书画集粹特展”,扬州博物馆,年9月26日-11月26日。
出版:《明清书画集萃》P,扬州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李世倬,清康熙、雍正间画家,字汉章、天涛,号谷斋、菉园、星厓,别号十石居士,内蒙古人,一作沈阳人,隶籍汉军正黄旗。两湖总督如龙子,高其佩外甥。官至副督御史,曾任太常,人称李太常。善画山水、人物、花鸟、果品,各臻其妙。
杨晋牧放图立轴设色绢本
年作
84×37cm
展览:“明清书画集粹特展”,扬州博物馆,年9月26日-11月26日。
出版:《明清书画集萃》P,扬州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华艺国际(广州)秋季拍卖会
杨晋,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王翚入室弟子。画乡村景物颇工,尤长画牛,兼及人物、花鸟草虫。
焚香煮茗
阅偈翻经
2佚名观音图立轴设色纸本
×76cm
此幅观音造像手持杨柳枝,脚踏五彩祥云,端庄妙丽,面相圆润丰满,身披锦袍,线条柔和流畅,疏密有致,神韵流动,似可渡一切苦难。背景圆月又有空灵,圆满之意,深邃而静穆,更显一种超悟、自在、慈悲、平静的美感。
明内府泥金写经册页泥金磁青纸
32×12cm×80
整册写经锦面经折装,一折五行,行十七字,上下泥金双界栏。明初沈度体书写,磁青泥金写本,书写秀美庄重,起落之笔虔诚得法。同类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人书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著名。此本即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北京故宫藏明永乐四年沈度泥金磁青写本《太上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寿经》每半开5行17字,上下单边,开本27.2×11.3cm。北京故宫藏明释通辨磁青泥金写本《大乘妙法莲华经》经折装,半开5行15字,上下单边,开本31.5×11.5cm,版框25.8×11.5cm。与本拍品所用磁青纸张类同,书法风格一致,尺寸极为类似,应为明代宫廷磁青泥金写经珍品,极为难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