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2021春拍咫尺扇面,大千世界

奇妙扇面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扇面书画亦称得上精微细妙。而折扇扇面绘画,由于江南名士之间风雅传颂,明清时期极为兴盛。

折扇,有其开合褶皱,亦因这一特性,当欣赏与收藏折扇扇面时,当中增添了几份雅致趣味:既可从大范围欣赏行书楷书等不同书法,山水、花卉、竹石等不一样绘画题材;又可于每一小幅扇面当中,去体会作者如何处理扇骨与褶皱的关系,进而让画面布局体现内心所想。咫尺之间,仿若观看到大千世界,不可不谓之奇妙。

本期为朋友们呈上十余幅明清时期扇面作品。艺术作品的创作媒材不一定是其价值的唯一衡量,却一定程度上体现艺术家的创作巧思。我们以作品媒材为着眼点,邀请您一起体会不同作者的创作构思与意趣。

-设色纸本-

在中国书画作品中,这是非常多见的媒材。或者我们可先了解两个词:一为“设色”,晕染彩色之意,比如画面中出现彩色,则可称之为设色作品(与设色相对的,为“水墨”:画面中不出现或极少出现彩色,而是以墨色为主);另一词为“纸本”,简而言之,即以纸为底,去进行书画创作。

如此综合下来,相信朋友们观赏一幅扇面作品之前,已然理解设色纸本这一概念。

Lot溥儒、溥靖秋(清代)书画合璧

20×52cm.×2约0.9平尺每幅

设色纸本扇面镜心

款识:

1.靖秋女士写于天香簃镫右

2.西山逸士溥儒书

钤印:1.靖秋长寿(白)2.心畬(朱)

来源:北京瀚海年春拍

作者简介:

溥儒(-),满族,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欣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靖秋号松颖,清宗室,乃溥伒之妹,人称十五姑。与溥儒、溥伒等俱为民国京津画派重要画家,擅工笔草虫,尤精于画蝶。作品韵致娴静,生趣盎然。

Lot高凤翰(-)、朱伦瀚(-)花卉、山水扇面

17×47.5cm.×2约0.7平尺每幅

1.朱伦瀚指画

2.窳荫及了道,沅也十二龄,隅坐参笔妙,骈拇为此花。花成相视笑,领略无弦琴,泠泠水仙操。

且朴为通士题,南阜山人指头画

钤印:

1.欧阳润之珍藏书画(朱)

2.星南(朱)高凤翰印(白)南村(朱)

高凤翰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朱伦瀚字涵斋,又字亦轩,号一三。清朝军事将领,画家。山东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人。明朝宗室后裔,隶汉军正红旗。

Lot张宗苍(-)松壑泛舟图

19.5×57cm.约1.0平尺

款识:张宗苍谨写

钤印:臣(朱)张宗苍(朱)

鉴藏印:靖侯秘玩(朱)永瑢(朱)

来源:西泠拍卖年秋拍

作者简介:张宗苍(-),字默存,江苏苏州人,画家。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山水画,代表作有《吴中十六景》。

Lot赵之谦(-)花卉扇面

17.5×51.5cm.约0.8平尺

款识:棨声二兄大人属弟赵之谦

钤印:谦(朱)

赵之谦(-),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

赵之谦才华横溢,绘画,书法,篆刻无一不精,且每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和成就。他的写意花鸟画设色古厚,极具感染力。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构图饱满是他的作画秘诀,中国文人画在构图上一直秉持着极简风,讲究以虚衬实、以少胜多。而赵之谦在构图上却一反常规,在他的花卉作品中,画面丰富,布满全纸,但丝毫不显拥挤,密而不杂,繁而不乱。这张没骨花卉图扇面的风格就是如此,淡雅的色彩配上金石气的线条,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见之难忘,印象深刻。设色延续恽南田之风貌,笔墨则已显露出金石笔法之宽博浑厚,堪称别开生面的写意花卉画作,为赵之谦后期“古艳”画作小精品之一。

-纸本-

欣赏上述几幅设色纸本作品之后,回到纸本概念,似乎更明了:纸本,绘于宣纸上的字画。

Lot文震孟(-)草书《秋怀》

52.8×17.5cm.约0.8平尺

纸本扇面镜心

款识:一官不办作生涯,又见秋风卷岸沙,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天机衮衮山新瘦,人世悠悠日自斜,误矣载书三十乘,东门何地不宜瓜。

秋怀一首文震孟似季寅世年丈

钤印:文彭氏(白)

来源: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年春拍

作者简介:文震孟(-),字文起,号湛持,直隶长洲(今苏州市)人,祖籍湖南衡阳,明末政治人物、书法家,状元。

Lot苏哲保、朱从惇、彭定求(清代)书法扇面

17×52.5cm.0.8平尺;19.5×60cm.约1.1平尺;16.5×52.5cm.约0.8平尺

1.春日书为欢老学长兄朱从惇钤印:朱从惇印(白),子厚(朱)西庄(朱)

2.公余年道兄寿彭定球钤印:彭定球印(白),太史氏(朱)窗前流水枕上花香(朱)

3.癸酉三月朔录奉子才仁兄同年大人雅属即请正腕明甫弟苏哲保钤印:看山后人(朱),明父(朱),哲保(白)

来源:北京永乐国际拍卖年春拍

彭定求(-),康熙十五年(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苏州著名道士施道渊为弟子,又尝师事汤斌。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尚作《高望吟》七章以见志。又着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等。

-设色金笺-

在敬和年首拍当中,曾有一期专门分享金笺扇面(可点击查看)。值得留意的是,当将金箔打成泥敷于整幅纸面扇面上,“由于金泥涂满扇面,纸张质地坚韧凝滑,绘画时笔墨设色更易流滑板滞、墨走神失,因此在泥金笺形式纸张上作画,对创作者笔墨的运用技巧要求更高”。

而从创作技巧角度理解,选择“设色金笺”形式,创作者意欲加入的,是于金笺扇面绘画时敷色,以求更贴切表达内心所想、意境营造。

Lot蒋洲(?-)芙蓉绶带

17.2×52cm.约0.8平尺

设色金笺扇面镜心

款识:臣蒋洲恭绘

钤印:臣(白)洲(朱)

来源:中国嘉德年春拍

作者简介:蒋洲(?-)江南常熟人,大学士蒋廷锡之子,清朝大臣,自主事累擢至山西布政使。

Lot周移忠(明)远浦清游图

16.8×51cm.约0.8平尺

款识:丙申秋日周移忠

钤印:周移忠印(白)

来源:北京永乐国际拍卖年秋拍

Lot查士标(-)曳杖寻幽

17.5×49cm.约0.8平尺

款识:径转见青山,一路无行迹,此境迥然幽,似与尘凡隔。画于待雁楼查士标

钤印:二瞻(白)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懒老、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后流寓扬州、镇江、南京。善书画、工诗文、精鉴赏。工书画,精鉴别。用笔不多,惜墨如金。与弘仁、孙逸、汪之瑞合称“新安四大家”。

山水师法黄公望、吴镇、倪瓒、董其昌,笔墨疏简,格调秀远,书法受董其昌影响。在新安四家中,是位高产书画家,他学倪黄,但能广泛吸收前人各家各派画法。就技法而言,以他为最高,作品也最多。他的山水画,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行笔俊逸豪放、神韵深邃。查士标的山水画追求笔简意赅,正如此扇面惜墨如金,意达收笔,绝不拖泥带水。用没骨法画出前、中、后景,再略为勾形、点苔即止,着墨不多,萧索微寒的山中秋景已经跃然纸上。尤其对前景和中景的刻画就下了很多功夫。尤其是对山石进行了多层次的皴、染,强调阴阳向背,使山石呈现出厚重感、立体感。并且此扇面采用的是以简托繁,具体说,就是用简练的笔墨画次要部分,从而衬托出重点,又笔墨疏简,点到为止,给人留出想象空间,画意更高远。

Lot诸昇(-?)竹石图

15×49cm.约0.7平尺

款识:庚戌夏日诸升

钤印:曦(朱)庵(朱)

来源:中国嘉德年秋拍

作者简介:诸昇(-?),清朝人字日如,号曦庵,仁和(今杭州)人。善画兰石,师鲁得之,笔劲利匀整,所绘雪竹尤佳。

Lot谢时臣(明代)平湖秋色

16×46.5cm.约0.7平尺

款识:谢时臣

钤印:时臣(朱)

来源:匡时拍卖年秋拍

谢时臣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谢时臣工山水,师法吴镇,得沈周笔意而稍变。多作长卷巨幛,峰峦雄伟。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稍作变化,兼有“浙派”和“吴门派”笔法,风格独特。此扇面画山水木石,无不精好,山峦重迭,虽远仍觉其险峻,笔墨既有细密苍劲,亦见劲健沈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隐现茅舍数间其中,满具明代当时文人意境。

-金笺-

Lot潘之复(明)楷书《西厢记》

52×16.5cm.约0.8平尺

金笺扇面镜心

款识:西厢上卷十出崇祯戊寅初夏潘之复书

钤印:之(朱)复(白)

作者简介:潘之复(明),生卒不详,明崇祯时人,工书。

Lot陈继儒(-)草书五言诗

55.3×17.5cm.约0.9平尺

春柳鹅儿黄,春水鸭头绿,春衫苏子青,有美颜如玉……至德不可名,君平初罢卜。

书似淡庵词兄正陈继儒

钤印:醇(朱)儒(朱)

陈继儒(-)系明代大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今上海人。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陈继儒的作品融合了米芾和颜真卿,善于把捏风格,融古合今,精于创作,点画精妙,笔势俊逸,意境空远清逸,陈继儒书法近似于董其昌,对其书法影响颇深。此行书扇面书法风姿绰约,飘逸潇洒,运笔轻快,简约精细,笔锋起伏变化,顿挫转折,生动灵秀,韵味幽淡自然,即有文人雅逸之风采,又字形伸张,用笔骏快,有米芾的“沈着飞翥”的神韵;兼具苏轼的“敦庄沈着”的笔意。且更刚健峭刻,有自己的面目,为陈继儒书法风格大成代表作品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