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羿2021秋拍无瑕中国瓷器珍
“瑕”者,《说文解字》云:玉小赤也。从玉叚声。“无瑕”者,指玉上没有斑点,引申为器物没有缺点或毛病。对全美佳器的追求,促使我们开创了《无瑕:中国瓷器》专场。《无瑕》是一场不需要品相报告的专场拍卖,专场中的拍品件件经过精心遴选,毫无品相问题,完美无瑕。北京大羿承担此专场任何品相问题的责任。本次“无瑕”专场涵盖20余件精美的瓷器艺术品,本期将从其中甄选多件清代官窑瓷器,以供各位赏玩。
LOT清嘉庆斗彩绿龙纹罐
尺寸:20.8cm.high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LOT清嘉庆斗彩绿龙纹罐(盖心图)
LOT清嘉庆斗彩绿龙纹罐
尺寸:20cm.high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LOT清嘉庆斗彩绿龙纹罐(盖心图)
此式绿彩八吉祥赶珠云龙纹罐为清代官窑经典品种,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彩绿龙八宝盖罐为大运瓷器品种之一,自雍正朝始造,直到道光朝均有烧造,以后不再烧造。』
拍品通体以青花勾绘纹饰线条,复填绿彩。自上而下分绘八吉祥纹、双龙赶珠纹、莲瓣纹。腹部通景绘五爪赶珠云龙纹,双龙腾跃云间,气宇轩昂。此器属斗彩器中的单彩瓷器物,即釉上彩只使用单一的绿彩填描青花双勾图案,绿彩晶莹纯净,行龙灵动矫健,云气氤氲缭绕,八吉祥及如意云肩纹绘画精美。带盖保存者尤为难得。
LOT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尺寸:29cm.high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参阅:1.《清康雍干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图72
2.《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年,页,图
3.《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页
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拍品撇口,细长颈,下腹略垂鼓,圈足外撇。造型周正俊秀,外形线条流畅优美。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滑莹润,腹部饰青花芭蕉竹石图案,栏杆周围,芭蕉和兰竹生于奇石之间,生机盎然,富有园林小景的别致趣味,纹饰描绘细腻,富有层次感,地面皴法技法轻轻绘出,笔意娴熟,构图疏朗得当,给人以水墨小品画的清幽之境。颈部饰蕉叶纹,卷草纹以及灵芝云纹作饰,底端为明清时期习见的变体莲纹。此式芭蕉竹石图玉壶春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及摹仿明代永宣青花而成,始见雍正时期,惟求仿古故未曾署款。乾隆继之,遂写本朝年号篆书款。其画工、神韵又为后世历朝难以企及。其形庄重典雅,俊美多姿,胎质坚致细白,釉汁滋润明亮,青花一色浓妍深沉。图中竹石芭蕉俱见神采,点涂技法发挥尽致,所到之处尽现永宣遗风,成对传世保存完美,殊为难得,诚属乾隆佳品。
LOT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细节图)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
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竹石芭蕉纹装饰始见于元代瓷器上,明清时期流行,其后成为瓷器传统装饰纹样延用。玉壶春瓶装饰竹石芭蕉图,最早见于明代洪武御窑,有青花、釉里红制品。永宣时期制品最美,清代康熙始仿明初之作,乾隆朝烧造达到极致。以后历代官窑均以乾隆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为标准范式,一直延烧至清末,以青花居多。
LOT清道光珊瑚红地描金缠枝莲托福寿纹渣斗
尺寸:8.6cm.high
款识:“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记录:1.北京翰海,年7月2日,编号
2.中国嘉德,年11月13日,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清道光御瓷[二],编号
拍品敞口外撇,圆腹,圈足。胎质细洁,胎骨坚致,体量圆润。足底施松石绿釉,红彩书『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此堂名款器均为道光官窑中的精品佳作,殊为珍贵。渣斗外壁满施珊瑚红地,明艳醇和,以金彩于其上绘缠枝莲寿字纹。以缠枝莲为间隔,绘蝙蝠衔寿、字图案,兆寓福寿绵长,富贵吉祥。金彩灿烂,成色精纯,衬以红若宝石之色地,愈显金碧辉煌,奢华富贵。纹样描绘极为细腻,蝙蝠纤毫毕现,线条游刃自如,工丽娴熟。器形规整,色彩悦目,画工精湛,品相完美。
慎德堂,语自《尚书·太甲》『慎乃俭德,惟怀永固』之句,系道光十一年建于九洲清晏西部之清晖阁旁原鱼池故地的皇帝寝宫,道光皇帝此后常年居住于此,一切政令几出于是,为道光朝政治之中枢,最后道光帝晏驾亦于斯地。据《清宣宗实录》记载,道光皇帝曾于慎德堂奉太后进膳用茶多次,本拍品即为道光帝日常生活之实物反映。慎德堂款瓷器,即是专为此寝宫而制的御窑瓷器品种,因此而能体现道光皇帝本人的审美取向与个人喜好,后因咸丰十年庚申之变,宫殿焚毁,器物遭劫,故慎德堂款瓷器,存世无多,品相完好者,更为可贵,素受藏家所重。
LOT清道光珊瑚红地描金缠枝莲托福寿纹渣斗(细节图)
色地描金瓷也就是釉上加彩,是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而真正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则要数清代,清代的色釉装饰瓷器工艺在继承明代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工匠们已不满足于传统陶瓷单一的色釉装饰,开始用纯金加工提炼的金粉,在豆青、霁蓝、珊瑚红等颜色釉瓷器上描金加彩,进行装饰。清代工匠们对于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代单色地上描金的手法,达到了陶瓷装饰更加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清康熙朝在彩瓷上大量施金色,以后的雍、干、嘉、道各朝施金技法更加广泛,还在各种色地的开光粉彩上采用描金工艺。此件作品在造型、设色、纹样绘制上均为清代制器的典范之作,富丽雍容,华美繁复,甚为难得。
LOT清乾隆茶叶末釉折沿三足洗
尺寸:21cm.dia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拍品撇口,折沿,斜直腹,下承三兽首足。外壁作花瓣形,边棱内凹,于简洁中富于变化,而内壁光滑素净。通体施茶叶末釉,发色偏绿,夹杂黑斑,釉面肥润。口沿、兽首轮廓边缘由于流釉的因素,使得胎体隐现于釉面之下,反而起到很好的仿古效果。底部可见支钉痕,此品施釉均整,烧制规矩,其底部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古韵盎然,清逸玉立,静穆釉色与古朴造型相配得宜,皇家气势中同时融合了文雅气息,给人以宁静之感。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参杂似茶叶细末。古人赞誉『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茶,美于玉,最美目。』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传旨烧造及过问厂官釉瓷器的制作,可见其对该品种的喜爱和重视。清代茶叶末釉制品多为景德镇御窑厂所烧,乾隆早、中期茶叶末釉色均属上乘,有茶有末,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鳝鱼黄」等,拍品完美契合乾隆朝此种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