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茶房,中国人不可割舍的古典情怀
琴棋书画诗酒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唯“茶”一事,雅俗共赏,沁人心脾。可邀朋唤友寻一处茶楼茶馆,博谈天下事;亦可斯人独处于一方幽静茶室,享浮生之闲。
由此可见,饮茶,却不单单在于茶,亦注重器具的使用与场地的切换,共同营造出清逸淡雅的中式氛围,在袅袅茶香中怡神养气,远离平日里的喧嚣。
紫砂壶工艺传承者袁友军,全手工打造豆青砂清莲茶壶、井栏壶。用此壶沏茶,端握壶把,重心平且稳;手微倾,壶流出水似飞流直下三千尺,流畅自然,收放自如。
井栏壶,传统经典壶型,周身皆由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沉稳而不凝滞,斜向上的管状壶流与中心略为下沉的环形壶把前后呼应。器形简单,恰到好处,观之韵味无穷。
清莲壶,似稳重端庄又似桀骜不驯,不媚不妖之君子姿态。其壶身略高略圆如盛开的莲花造型,欲要包容这世界万千,观之淡雅又不缺实用性。
壶嘴、壶把、壶钮运用工艺绞泥,制作出纹理效果,与壶身色调对比强烈,看似虚,却为实,虚实并举,融合得体。
···
茶具中的公道杯,又称匀杯,分茶器。一壶茶,如果直接倒进杯子,先倒出来的茶淡,后倒出来的茶浓,每个人杯中的茶,浓淡都不一样。使用公道杯,就是为了均分茶汤,由此也升华到精神层面,继承了“公道”精神。
宜兴的紫砂,德化的柴烧,皆闻名久矣。此款龙窑柴烧公道杯纯手工拉胚、彩绘制作,每一件柴烧作品的色泽肌理都是随机变化的意外惊喜。
柴烧陶具有软化及柔和水质的作用,提升与激发茶汤口感和香气。在高温下烤制形成温润光泽、层次丰富的灰釉,熔化的木灰在其表面形成或平滑或粗糙的质感,以及各种颜色的变化,美不胜收。
···
一方茶台,温杯洗尘。乌金石材质茶台,整板厚切,做工考究细致。正中辅以同心圆造型滤片,采用锌合金材质,美观耐用,过滤茶渣。
···
乌金石打磨而成的茶台,坚硬耐高温,结构均匀,光泽度高,乌黑发亮,质感温润沉稳,给人以典雅、质朴的感受。
圆弧盘线,优雅流畅,向中心位滤网处自然流出。乌金石茶台,又称黑玉石,具有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茶色等优点。
···
想随时随地,不拘于一处的享用好茶,那么这件黑檀木干泡茶台是极为适用的。黑檀木材质制作而成的托面,纯手工嵌入黄铜丝线,构成小巧精致的图形。
不同的材质结合,打磨细致,造型简约却不简单。背面四角嵌有防滑垫,使用起来更稳固。
这套铜木系列黑檀木材质干泡茶台,使用不同的嵌入造型,荷韵、逐浪、观山,将中式自然元素蕴含其中,搭配起同材质工艺杯垫,份外精致优雅。
···
山月与长亭的六君子黑檀木茶具,造型意境悠远。筒口出如月牙般的弧度,匠心独运,嵌在其中的黄铜图案,用手触摸其上,严丝合缝,做工精良。
···
有了茶具,更需要一处清逸雅致的中式茶室,品茶者便容易与茶香达到天人合一之境,从触觉、视觉、嗅觉及听觉上,感受茶道四谛之和。
效真名士自风流,可选择颇有魏晋之风的这款茶室组合。桌案、禅椅、边柜、立灯,实木材质与自然合一,造型流畅雅致,传统榫卯工艺美观耐用,坐于此间幕天席地,汲地之厚重广博,容纳万物。
···
魏晋到唐宋,再到明清,席地渐转为垂足而坐。这组造型古典大气的乌金木茶室家具,全套可搭配:茶桌、茶椅、斗柜、博古架、花架、书柜。乌金木百年方可成材,质地坚硬结实抗压性强,纹理自然清晰质感细腻,木质细密防潮性好,可以说是木中贵族。
被细致打磨的流畅弧形线条,厚实的整板用材,都彰显出非同一般的品质,好家具可传世,昭然凸显出主人家的生活品味。
···
抛弃矫饰,回归简约。茶室的装点,如同人生的取舍,取一心一意,舍嘈杂喧嚣,这一取一舍之间,人生,才算圆满。
简约质朴的白蜡木新中式茶桌,搭配上圈椅、屏风、花架、书柜和博古架,没有多余的矫饰,清爽自然,传递出东方优雅的生活情趣和意境之美。
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于茶室之中,品位人生,澄净自我,大概才是茶室在中国人心中不可割舍的情怀。
齐家栗子提供更多装修资讯,喜欢我的朋友记得收藏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