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了青春仍傲骨,品赏邓连豪先生喝火令

作者:任若绵(贵州思南)

原玉

草树低于岸,烟波没过眉。柳汀云底有心栖。孤冷春秋山月,朝夕照迷离。岁月终归好,青春不见回。哭含欢喜笑含悲。倦了浮沉,倦了是和非。倦了百花开谢,除了院中梅。

品赏

连豪先生一向以空灵、新颖、悠远亦或幽怨的诗词见长。这阙词也不例外。词以村野隐者的身份回答了友人的提问。口气平缓,意蕴悠远;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句句作答;好像似是而非,却是通篇有话。这就是词家的制妙之处。

本词上阙以景托情,下阕以情表意。前阙表达了人生混沌弥蒙的心境。尽管现在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已大好,可一生的追求、向往及感悟,在初期难免是模糊愚钝的。呀呀学语只是浅显的诉求,想看透人生世界,只怕是“草树低于岸,烟波没过眉”,只能伴着冷山孤月,在朝夕迷离中度着春秋,把心栖息在“柳汀云底”之中,——好!值得欣慰的是毕竟“有心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始终是存在的!

因此,下阕“岁月终归好”,虽然悲凉“青春不见回”,那是自然规律如此。心愿遂了,人却老了;而且青春是在“哭含欢喜笑含悲”这种世事无常的场景中丢失的。然在“倦了浮沉,倦了是和非。倦了百花开谢”后,却欣然发现,还有彻骨凌霜的院中梅与己相伴!让自己坚挺和上进!

词家高屋建瓴,一个神来的手法,将让人生厌的理论说教,演变成了寓教于景的文字游戏。他似是不经意地告诉友人:终归好的岁月经过几十年的沉浮、是非,难免百花凋谢,少了底气、神气间或傲气!尽管如此,结句“除了院中梅”,将笔锋转瞬一转,诗骨突显,原来人生仍然傲骨长存!自强自信还在!词以反衬的笔法告诉友人:要面对现实悲欢离合,经得住透骨彻寒,留得住坚守,才能有梅花的扑鼻留香。

作品笔法冷峻幽怨,但不失空灵清逸,而且语言俗雅兼容,不晦涩奥僻,取景亦自然,特别是上下片首联字工律谐,三个特殊句式句句关联,层层递进,虽说“倦了”,何曾“倦了”?!这样隐寓人生如寒梅一般的凌风傲骨精神,读来却暖心热肠,血脉偾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