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旅游,别忘了打卡2大皇家园林
提起北京,多少游客会首先想起故宫、天坛、颐和园、司马台长城等景点。这些地方承载的不仅是建筑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缩影。其中,颐和园和北海公园这两大皇家园林,更是京城景观中独具风韵的明珠,值得细细品味。
一、颐和园:集清代官式园林之大成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外,与司马台长城遥相呼应,素有“京西明珠”之称。这座皇家行宫兼御苑,最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初名“清漪园”,后更名“颐和园”。
品读三大园区,体悟园林设计之妙
颐和园总面积近英亩,共分东、中、西三大园区。这三大园区布局合理,又各具风格。东来顺承前朝圆明园遗址,中部为御苑深宫,西部则融汇江南私家园林精髓。
东园以水系为主,群山环抱。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十分开阔净逸。中心的昆明湖攒江聚滨,沿岸曲桥流水,与西子湖遥相呼应。特色景观还有九州景、unfolding复始亭等,蕴含天人合一、四时流转的哲理内涵。
中园最著名的是乾隆帝的春耕图和秋猎图壁画。这些巨幅壁画栩栩如生,将皇帝“臣民有事则亲往观之”的仁政景象活灵活现展示人世。中园景致沉稳内敛,最能体现帝王家族幽居静修之趣。
西园则精心融合了江南园林元素,颇有些姹紫嫣红之气。中心湖泊取名“梦回南浦”,意在追忆皇帝南巡之旅。后园则模拟西湖十景,造景既奇特又富于江南水乡韵味。
体验宫廷建筑,惊叹工艺之精
正中央的储秀宫是全园主体建筑,乃皇帝批阅奏章之所。与东西两侧过檐相连的还有养心殿和体仁阁,供帝王小憩之用。建筑内外饰以唐妆透雕和剔红装饰,工艺之精湛可见一斑。
别具特色的还有四神井。井栏雕刻蟠螭、玄武、白虎、朱雀、青龙五神,栩栩如生。这种工艺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也属罕见。可见此处设计之巧妙,既消除了单调乏味,又给人以防患于未然之感。
领略园中园,体味中西文化碰撞火花
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中还有许多小型园中园,这些园林展示了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比如造型奇特的西洋楼,正是乾隆帝晚年置办,用于举行西式宴会。现已成为京城标志性景观。
此外,在东来顺、万春亭一带,还保留着美国传教士设计的西式花园遗迹。这些西式园景元素与中国传统园林完美结合,使颐和园的景观丰富多彩,跨越东西方的界限。
可以说,这些西式园中园为我们解读清朝帝王崇洋与显中并重的揉合之道,提供了生动注脚。它展示了一个开明与包容的大清帝国应有的开放态度。
二、北海公园: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
相比颐和园这座典型的满族皇家园林,北海公园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它开始建设于金大定年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北海作为历代帝王御苑,园内留有北宋徽宗、金章宗、元世祖等君主游览诗词近千首。这些题咏记录了历代帝王和文人学士的雅兴文思。也使鲜活的历史在景观中得以完美凝固。
站在柳长风亭上远眺,金碧辉煌的圆明园遗址就在不远处。这些历史遗迹,正是我们读懂中华文明的读本。
建国之初,北海公园曾一度废墟满目。改革开放后,按历史原貌规划重建。如今,它已经恢复往日“明珠在北海”的辉煌。
余公顷的园林面积中,水域面积达到了两成。这些湖泊互相连通,形成江南私家园林般的密集水系。同时园中又建有高大假山,模拟江北皇家园林的气势。可以说北海艺术上兼具南北园林之大成,山水风光尽显眼前。
这里花卉种类繁多,争奇斗艳。遍植杜鹃、绣球、郁金香、牡丹等名贵花卉。春夏秋冬,四季必有佳景。这些珍奇花木,为古老的皇家园林平添了些许灵动与生机。
在红旗下诞生的新中国,也倾注了巨大心血修缮北海。年北海全面对外开放,成为北京重要的公共休闲场所。无论清晨或黄昏,北海上都游人如织。
这座源远流长的古典皇家园林,正在以嶄新的姿态重生。期待它在新时代扮演更加熠熠生辉的样子,迎接四方宾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