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手把手教你选银行股十二
对待风险,最正确的做法永远是,惹不起,躲得起。——坤鹏论3.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公式: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风险加权资产÷资产合计×%这是一个风险控制类指标,反映商业银行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在同等资产规模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保有的监管资本越多。坤鹏论一直强调,银行从诞生到现在,一直以一件事为中心,那就是风险管理。就像战胜恐惧=定义恐惧,风险管理同样要始于定义风险。所以,要想理解银行的生意,甚至是投资的本质,对于风险,讲它千遍也不厌倦,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今天,坤鹏论再讲讲银行业关于风险的知识。(1)风险的种类巴塞尔委员会根据银行的业务特征和风险诱发原因,把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八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别风险;战略风险。银行的财报都会专门在“讨论与分析”章节设立“风险管理”小节,向股东具体汇报它们如何管理风险,其中主要按照以上类别进行介绍。从本质上讲,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所以,以上八大风险肯定会面对,也必须面对。尤其是其中的信用风险的管理,它是银行赖以赚钱的基石,因为信用风险主要是贷款风险,而我国银行主要是贷款业务为主。(2)银行选择风险的五大原则就像芒格喜欢的那句农谚一样: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对待风险,最正确的做法永远是,惹不起,躲得起。那么,银行如何判断风险?是选择承担?还是规避不碰?这是银行经营中的永恒话题。银行在风险的选择上有五大原则,坤鹏论总结为:三能二利。第一,有能力识别。和巴菲特所说的能力圈一样,不懂才是最大的风险,这是真理。银行也一样,看不明白的风险,何谈控制呢?!第二,有能力承担。这个也不难理解,对于拥有10亿的人,丢万完全可以承担,对于只有万的人来说,这就是倾家荡产。并且,对于未来的事,即使有99%的把握,如果1%发生了,那就是%的损失。之前看过坤鹏论关于概率和运气文章的朋友都知道,随机和偶然永远伴随着我们,运气真的存在。谁也无法预测黑天鹅的到来,比如:是哪只?什么时候飞临?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会来。所以,永远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家底可以承担得起风险带来的损失,这才是对风险的最大保障。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资本充足率是银行监管的核心。第三,有利可图。赚钱是企业本质,银行也一样,有利可图的利是要扣除成本、违约风险溢价以及所占用资本的成本之后,还要有利润。第四,盈利潜力大。风险其实和商品一样,只有市场空间和潜力大,才值得银行投入资源,否则投入产出比不匹配,亏钱。第五,有能力管理。有利可图,盈利潜力大,但更关键的是,自己能不能配得上,也就是,银行需要判断,自己对该风险有没有能力管理,包括:专业技术、管理优势以及对应制度基础。(3)风险加权资产银行持有不同类型的资产,自然承担的风险大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不同银行用同样数额资产所承担的不同风险,于是也就诞生了风险加权资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白,银行监管机构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指标,都是以风险加权后的资产总数为分母的。而和资产加权有关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一切有交易对手的资产,都有可能构成信用风险,也就是由于交易一方不遵守合同条款所带来的风险,最典型的就是贷款。市场风险:指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银行造成的潜在损失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IT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基于上面三种风险,也就有了相对应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4)风险加权资产如何计算每一类风险加权资产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除了工、农、中、建、交、招可以使用内部评级法这种高级方法计算外,其他银行都要采用权重法。权重法坤鹏论之前讲过,就是对资产进行分类,然后给每类资产给个风险权重。比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就是50%的风险权重。我们举个例子。一家公司贷款万元,假设这笔贷款属于%风险权重资产。贷款发放后,银行计提2%的减值准备,也就是40万。这笔贷款折算成风险加权资产就是:(-40)×%=万元。如果该公司提供了万银行定期存款单作为连带担保,这个万元的风险权重为0,这笔贷款折算成风险加权资产就是:(--40)×%=1万元。上面是表内资产的计算方法(什么是表内资产?就是资产负债表内记录的资产)。如果是表外资产(就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资产),则要将其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然后再按照表内资产处理。上面是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呢?简单讲,它们都是先通过各自的计量方法计算出相应的风险资本要求,然后再乘以12.5,这样就得出了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其中,计量方法分别是:市场风险的计量有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被允许使用高级法的六家银行(工、农、中、建、交和招行),也只能对部分市场风险使用内部模型法,其他市场风险还要使用标准法,而其他银行则需要全使用标准法。操作风险有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六家银行能使用标准法,其他银行使用基本指标法,国内还没有银行有能力使用高级计量法。何为风险资本要求?它是银行持有的、具有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的资产所需配比的银行自有资本数量。那12.5是怎么回事?它实际是《巴塞尔协议》提出的8%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倒数——1÷8%=12.5。也就是市场(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市场(操作)风险加权资产×%=8%。这块坤鹏论就不细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相关资料好好学习一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计算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了,它的公式为: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产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12.5风险加权资产总额×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就是银行必须配置的自有资本总额。(5)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有什么意义?该指标变大,意味着银行将更多资金投向较高风险权重的资产,对未来经济走势较为乐观,资产配置积极主动。反之,这个指标变小,意味银行更多将资金配置到较低风险权重的资产,对未来经济趋势较为悲观,资产配置被动保守。4.杠杆率公式: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总额×%指标标准:杠杆率≥4%这不在财报前面部分所报的银行财务指标中显示,但是它对于银行来说,非常重要,也被监管机构发文强制要求。坤鹏论之前讲过,权益乘数,简单理解它就是银行的财务杠杆。不过,这里讲的杠杆率和权益乘数不是一回事,它是一个监管专用名词。年1月30日,我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它参考《巴塞尔协议Ⅲ》制定,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既杠杆倍数不得高于1÷4%=25倍。从杠杆率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来,它是在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监管机构设置的另一个兜底指标。它和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母是否加权。所以,杠杆率通过忽略资产类别,限制了其放大倍数的上限,从而达到限制银行总资产过度扩张的效果。也就是,即使银行配置的资产风险系数全部为0,也不能无限扩大,杠杆倍数最多25倍。银行的财报都会比较详细地介绍杠杆率情况,比如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年的杠杆率如下:有朋友会说,不对啊,为什么它们的杠杆率都高于4%呢?是,国内银行在这个指标上基本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
上一篇文章: 梅西表明了自己的决定,对巴萨大选保持中立 下一篇文章: 光大证券短期动荡不可避免但是相比200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