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山水画,无论你多牛,披麻皴绝对是

白癞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52.html

说到披麻皴,自然得从他的创始人董源开始说。现在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可在董源面前估计啥啥啥都不是。

董源何许人也?往下看董源(-约),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国主李璟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正本清源,追本溯源,讲的都是一个源头问题。不知道源头,永远都只会走在低级模仿的路上。所以个人觉得学习中国画,不说研究有多深,最起码了解下中国绘画史以及一些重要画家的生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些是《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的一些局部细节。真的画得非常精彩。感兴趣的最好自己去买一些高清复制品,和图片绝对是两码事。

这是《龙宿郊民图》的局部,

主要还是以短披麻皴为主,用笔非常清晰。

同上

巨然,僧人也,生卒年不详,江宁(江苏南京)人,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到汴京(河南开封),居于开宝寺。

居然僧,师法董源,擅画山水,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矾头上部主要以长披麻皴为主。

同上

同上

这是《湖山春晓图》的局部,用笔和其他传世作品有很大不同,极尽细微,也可算是工笔山水的典范吧。近代画家张大千临摹了好几幅,拍卖价那是相当高。

同上

同上

这是元代画家王蒙《夏山高隐图》局部,大家都知道王蒙的画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用解索皴为主,会用和善用解索皴古今无人出其右。要学解索皴当然找王蒙了。

这是谁的画估计我不说也大都知道。

说黄公望估计不知道的大有人在,但说《富春山居图》,估计不知道的就很少了。

这是他的《天池石壁图》局部,披麻皴那是用得炉火纯青,洒丽无比。

同上

说到披麻皴当然少不了一个叫梅花道人的,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除了画竹特别厉害之外,山水也是一绝,对披麻皴的运用也是到了极致。

他的另一幅作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个李白,一个苏东坡,庐山想不出名都是不可能的了。历代文人墨客对庐山的歌颂不能不说让别的名山大川嫉妒眼红。

会写诗的写诗,会画画的当然画画,从五代后梁大画家荆浩的《匡庐图》开始,不断的画呀画。到了明代的沈周,为了给老师祝寿,老师嘛,高山仰止,于是画了幅《庐山高图》,一不小心就成了代表作。

这个也是

这是《庐山高图》一个小的局部,用笔以短披麻皴为主,非常典型的沈周常用的皴法。

这是近代画家张大千先生仿董源华阳仙馆图局部。说是仿,其实早就脱胎换骨,用笔清逸爽利,可以说和董源的短披麻皴已完全不同。个人觉得这也是张大千厉害之处,无论学谁都能融入自己的东西。

下面就狗尾续貂现献丑了。初学者可以看看。大师就绕道吧。勾皴点染,第一步当然是先钩出大概轮廓。长披麻皴当然用长锋毛笔好些。

钩了就皴,最好从淡墨开始,一层一层反复叠加。

皴差不多了就开始在适当的位置点苔,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点得好当然是锦上添花,点不好就撕了吧。所以建议还是从淡墨开始,可改可救。

细节部分适当收拾下。

苔点可适当用浓墨或焦墨破一下。

本来说好只是演示披麻皴的,强迫症没忍住加了点淡彩盒和远山。好了,就到这里吧,写这么些,不是为了炫耀,分享这些个人心得,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