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江湖众生相下的IP经济学
撰文:EW
王云杉夏清逸
审核:EW
岳鸿
支持:东西文娱ACGN组
近期,秦海璐一则网文相关的微博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微博里,秦海璐这样表示:“虽然我喜欢看霸总小说,但是各位大神起名字是不是换换样儿?比如这几个就不要在用了:1.帝国老公XXX;2.某少的契约娇妻;3.盛世甜婚XXX;4.双面总裁XXX;等等,还有关于穿越我也想说两句,穿越的不一定非要废材嫡女,要当的不一定是战神王妃,皇叔不一定排行老九,会唱的不能只有但愿人长久。”
秦海璐作为一名“霸总”题材的网文读者,借宣传节目的机会,小小地“吐槽”了一下网文套路重复、缺乏创新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网文产业发展近二十年的一个生动的切面。
一方面,网文行业经过多年沉淀已经进入很多人的生活日常,甚至成为了主要影视剧爆款的重要力量;而另一方面,基于网文生产的相对低门槛,产业发展至今的套路、重复、盗版等掣肘也一直存在。
网文产业的众生相之下,暗涌的是网文产业下一个周期嬗变的开始。
尤其近两年来,随着网文平台的“黄金一代”作品相继进入开发周期,与此同时,短视频的崛起给网文创作乃至商业模式的影响加剧发酵,作为本土IP产业的源头,网文产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分水岭。
网文工作室:保底制下的文字工厂
套路化、重复化的网文,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以一类网文工作室为代表的流水线产物。
在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相关话题的论坛—龙的天空(简称龙空)中,其中一个名为“黑市”的板块,有大量的网文工作室长期招纳专门的网文写手,源源不断地生产包括霸总、赘婿、穿越、重生等各类型市面上大热大火的爽文。
作为网文产业的另一面,这类流水线式的网文工作室在整个网文生产的价值链条中处于最末端,宛若富士康之于苹果,通过以量取胜,大规模生产类型网文。
基于网文生产的相对低门槛,这类工作室早在网文产业付费模式发展初期便开始滋生,并且伴随着近几年以免费模式为核心的网文网站的崛起,而成为网文产业一种常态性的存在。
通过对满足读者“爽点”的网文批量化生产,这些网文工作室既可以符合主打付费模式的平台为鼓励产能而推出的保底机制要求,也可以满足流量变现的平台对吸睛爽文的巨大需求并获得分成,然后再与底下的写手进行权益分割。
一位不愿具名的写手木子(化名)向东西文娱透露:“看工作室规模大小,规模大的基本上什么都弄,规模比较小的,刚开始肯定是弄合同,他有可能对接的,不是网站什么的,而是接一个比较大的工作室。”
所谓“弄合同”,就是拿一个网文开头去买一个QQ号,然后用这个账号带着开头去网站投稿,通过了就会获得保底合同,之后再把QQ号和合同一起卖给工作室。“一般是刚起步的、个人喜欢这样搞,卖合同比较划算。而且一般这些人都是从作者出来的,对开头质量要求会高一点,要有大纲和人设。”木子表示道。
乍看之下,写手似乎可以自己动手,而无需让工作室赚差价。但新人在很多网文平台连载,需要经历一段“免费期”,获得一定的读者认可,达到某些标准,才会被编辑发现和签约。
而和工作室签约,从开始写第一个字就可以算钱,工作室直接就提供保底。特别是在批量生产的流程下,很多写手一两小时甚至就可以码出六七千字,虽然从平台获得的收益会被工作室分走,但比起单干相对稳定。
所谓网文工作室批量生产的具体流程,首先是选择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网文类别,木子表示:“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只要节奏对了,跟着节奏写,就是仿写一般都能稳赚,读者读着读着就读进去了。”
工作室一般会挑几本在此类别之下大火的网文给写手,对这些网文进行“拆文”。“拆文”就是把这些大火的网文拆出来,看每一章里面哪里是高潮,哪里是爽点,复制其爽点和文章节奏,然后再让写手进行续写。“工作室会给你一两本比较火的网文,让写手去模仿。模仿也还分为高仿和低仿,高仿基本接近于抄袭,低仿就是借鉴它的一个节奏,让写手去模仿续写。”
在这种生产流程和用户需求的驱动下,也产生了各种流派,比如飞卢风,新媒体文等,具体而言就是四个“特别”——前期情绪要特别压抑、冲突要特别强烈,然后起来要特别快,打脸要特别爽。
总的来说,在整个网文生产的供应链条上,网文工作室接近于工程承包商,即所谓的“包工头”,单子越多越好。写手则是普通工人,获取“计件工资”。
网文工作室的价值在于,一方面通过高效生产大量网文,满足部分读者群体的需求,也在短期内确保一些网文平台的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则为一些有基本写作素质但缺乏创新才华的写手,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而负面影响,则包括其中的跟风乃至抄袭问题,一定程度对网文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例如对独立的职业网文作者来说,“你一本书火了,他们能给你搞出十本甚至上百本一样的书来”,既存在侵权问题,又可能挤压创新空间。
长久来看,并不利于网文创作生态的提升与网文产业的价值升级。
网文平台:IP化继续向前
当前网文产业的商业化模式,主要是付费订阅、网文转化流量变现与网文IP开发等几方面。变现的根基在于网文作品与作家,数量决定收入的基础规模,而质量则决定收入的天花板。
网文IP开发无疑是近年来,打开产业想象空间的重要路径,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