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增长周期理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
近来「宏观审慎政策」频繁出现在国家各种经济金融类文件中,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声称要“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那么,什么是宏观审慎政策?它和货币政策有何关系?这两天翻了一些资料,大致了解了一点。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吃一堑长一智的产物,历史上每次市场大动荡之后总会这样产生新的监管政策。传统宏观经济学中有关经济周期成因的理论多种多样——创新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不足理论、纯货币理论、供给冲击理论等等等等,甚至还有太阳黑子理论。某已故天王的“康波周期理论”就大谈特谈太阳黑子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感觉像在用占星术分析经济周期。。。年金融危机以后经济周期的金融因素才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已故非主流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逐渐走向台前,开始大扇各类主流经济分析学派的耳光。宏观审慎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首要任务,核心目标就是防止金融系统风险波及整个经济系统。具体而言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主要包含:贷款价值比率(LTV)、债务收入比率(DTI)、信贷增速控制(CG)、国外贷款限制(FC)、储备要求(RR)、动态拨备(DP)以及逆周期需求(CTC)等。从工具内容来看,大部分宏观审慎工具都作用于银行系统,通过约束银行行为来达到政策目标。那和巴塞尔协议Ⅲ有啥区别?只能说宏观审慎政策是把金融系统做一个整体,
上一篇文章: 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引起警报,但其重要性仍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