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励商业银行发永续债补充资本
郑华国 https://www.sohu.com/a/504653161_121028765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中国将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来补充资本。在经济放缓和监管收紧的背景下,这给面临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压力的银行提供了一种新工具。由于针对影子银行的新规限制了银行把贷款转移到表外来规避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行为,中国的银行面临增加资本的压力。预计经济放缓和违约增多也将给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带来压力。中国以资产计第四大银行中国银行(BoC)在今年4月表示,计划不晚于年末发行不超过亿元人民币(合58亿美元)永续债,以补充一级资本。本周三,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银行正在加紧进行此次发债的准备工作。以资产计的世界第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今年8月表示,拟不晚于年末募集不超过亿元人民币资本,但工行未说明将发何种证券来募资。根据本周三发布的声明,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周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金融委是去年成立的,负责协调中国各金融监管机构。声明称,金融委办公室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直至年时,中国的银行还完全依赖发行普通股来满足资本要求。但在那之后,它们开始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其中包括又被称为或有可转换债券(cocobond)的优先股,以及通常被称为“巴塞尔债券”(Baselbonds)的二级资本债。中国强力落实《巴塞尔协议III》(BaselIII)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目的是在中国经历10年的信贷快速增长以后,迫使国内的银行加强对不良贷款上升的抵御能力。永续债可以提供一种额外的工具,让中国的银行能以低于发行普通股的成本来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尽管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目前看上去较为健康,但资本消耗相当巨大,包括资产归表和设立资本单列的理财部门带来的资本消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ChongyangInstituteforFinancialStudies)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因此,扩大融资渠道是必要的。”董希淼补充称,小型未上市银行将受益最大,因为它们利用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其他融资工具的途径较少。最近几年,亚洲非金融企业已经拥抱永续债,将之作为一个低成本融资的来源。但中国的银行一直在等待国内监管机构就这些工具必须具备的特点给出明确指引,以求在中国落实《巴塞尔协议III》的过程中被计作监管资本。今年3月,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指示商业银行试行创新型资本工具,既包括可转换债券也包括永续债。跨国银行也在求助永续债,以降低遵守巴塞尔规定的成本。今年9月,汇丰(HSBC)发行了10亿英镑符合巴塞尔规定的永续可转债。
上一篇文章: 资本告急债务型经济的困境与中小银行的生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很多非常有钱的人,不去自己开一家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