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都有哪些该如何进行管理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都有哪些?该如何进行管理?——首先,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流动性的概念是不可忽视的,流动性可以说由来已久,几乎是与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相伴相生。但是,对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官方确定的结论,不过,当前大众可以接受的流动性的概念是指: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可以在短期内运用较低的成本去筹集充足的满足银行需要的资金来维持银行正常经营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保持存款人正常状况下存款,而能够拥有充裕的资金满足贷款人借款需求也不影响存款人随时取款需求的能力。巴塞尔委员会作为国际上银行监管的官方机构,其赋予流动性的定义是:商业银行利用合理成本融资用来应对资产提升同时按期履行负债义务的能力。
我国对于流动性的含义依托巴塞尔委员会并结合我国客观实际做了明确规定,即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能够满足存款人随时提取现金、贷款人正常贷款、到期支付债务的能力。流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和负债是相对存在的。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产能够变现无障碍满足正常的业务需要,变现的成本越少,流动性的程度越高,负债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保证质量迅速筹集资金,同时消耗成本较低,主要表明了其筹集资金的能力。
一、流动性风险的概念明确流动性的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做进一步的了解。流动性风险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四大系统性风险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
美国次贷危机也与流动性风险密不可分,我们可以看出流动性风险所体现的重要性,在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协议Ⅲ》赋予流动性风险更加客观准确的定义: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的状况,难以保持银行的正常经营,无法用银行可接受的合适成本让资产变现或增加负债以获得足够的资金。
我国银监会将《巴塞尔协议Ⅲ》作为标杆,立足我国商业银行现实情况定义流动性风险,即商业银行即便能够正常经营,资产优质充足,但是在短时间内没法及时变现,筹集足额资金以应对正常贷款业务和到期偿还负债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而且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是共生共存的,对于商业银行最应防范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四类,分别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这四类风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其他各种各样的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同样可以转化为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也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作为金融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银行业同样时刻都会受到金融市场其他机构的影响,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有诸多业务往来,宏观环境变化、市场波动频繁时刻牵动流动性风险的产生。结合流动性风险的特点,本文将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归结为内部、外部两方面。
三、流动性风险内部来源(1)资产负债错配
银行在整个社会承担着资金中转站的作用,基本业务是为存款人储蓄资金,为贷款人提供贷款,为了实现银行盈利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合理使用资产和负债,很大程度保证了商业银行收益。在进行日常资金匹配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盈利和风险相互冲突的情况,甚至有些银行会因为没有合理的匹配流动性风险而破产。
资产负债错配,包括的是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时间错配即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在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过程中,需要把所吸收的存款即短期负债转换为自身的中长期资产,如果当前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满足现金流出,银行现有的资产无法按照计划应对负债的需要,那么期限的错配自然会产生。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运用“借短放长”的业务规模扩张方式为盈利模式赚取净息差,在这种模式下,通俗来说,就是由于存款人存款时间短,为贷款人贷款时间长。这个时候,商业银行为支持长期资产扩张,趋向于使用短期同业拆借资金、短期批发性融资等手段,造成流动性的缓冲期限缩短,埋下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空间上的错配即资产负债结构的错配,是指银行在资产对应负债的使用上并不匹配,在资产或者负债一方发生变化时,另一方不能快速做好相应调整,打乱了既定计划的匹配,造成资产负债结构欠缺,影响银行的收益最大化实现,不利于资金的正常流转,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产生。
(2)银行其他风险的转化商业银行各种风险是互相影响的,那么流动性风险也不例外,当前多数银行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也意识到由于各种风险会互相转化,甚至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影响银行的正常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四大系统性风险中另外三类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如何转化成流动性风险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的借款客户在既定日期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其支付义务,致使商业银行造成相应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自然要非常重视信用。信用风险的发生会造成银行的资产负债原有的计划和结构被打乱。
许多银行为了盈利,不经过仔细审慎考察,将款项贷给了信用度不佳的客户,客户无法按照期限正常还款,不良贷款产生,甚至造成呆、坏账,降低了银行的收益率,资金难以流通极易产生流动性风险,甚至造成流动性危机。在银行面临信用风险时,会造成储户心理恐慌,同时降低对于银行的信任度,从账户大量取出存款,破坏了银行经营计划,促使流动性风险产生。市场风险,又名价格风险。
是随着金融市场价格或者相关性价格的不断变化而导致金融工具组合价值波动不利,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损失的风险。极强的传染性是市场风险的最大特点,例如一家商业银行在出现内部风险时,会以低价去卖出自身的资产,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交易价格,那么整个银行业也会受到波动,其他的银行资产也会受到波动,造成本行卖出资产筹集到的资金明显减少,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状况,从而造成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又名交易风险。
是来源于商业银行内部机构的不科学设置或者人为因素的风险。如果由于操作风险造成类似资金流失、交易延迟等问题,致使资金无法正常流通,阻碍日常经营,完全会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其实有些操作风险通过系统科学设置,通过银行工作人员仔细应对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当前,大部分银行已经实现了互联网交易,在交易智慧化的同时,一个必须让人警惕的情况是,若是交易系统出现了问题或是失误操作,可能给银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管理时,对于操作风险,丝毫不能大意。
四、流动性风险外部来源由于流动性风险具备外部传染性特点,个别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处理不善,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会让整个银行业受损失。年的次贷危机就是证明。流动性风险的这种“蝴蝶效应”就是由银行外部所带来的。每家商业银行通常与其他银行都有业务上的往来,一家银行业务出问题,完全会影响到与之有相关业务的其他商业银行,对于其他银行而言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导致其不良贷款率相应上升,打破了原有计划的资产负债匹配。
同样因为商业银行之间业务往来密切,如果同行业其他银行出现问题,对于公众而言,丧失对整个银行业的信心,造成连锁反应,纷纷提前取出资金,造成商业银行“挤兑”现象出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正常经营的商业银行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的波及,流动性的管理被打乱,流动性风险提高。
结语总的来说,由于部分商业银行资金短缺,变卖正常资产弥补自身资金,造成了整个商业银行的冲击,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市场风险,其他银行也自然会受到类似影响,从而造成银行损失。若是资产价格长期波动,会让商业银行自身价值受损,流动性风险加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