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大结局,徽柔悲剧谁之过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清平乐》终于迎来了70集的大结局,等的人着急,看得人又闹心。

徽柔最终迎来了这样一个结局,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忘却了该忘记的,记住了该记住的。但和怀吉再不能相见。

造成徽柔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知错?且不说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因为小编只看了剧,单从剧中的徽柔说说造成她悲剧的前因后果。

首先,造成这个悲剧的当然是那个时代。虽然仁宗在位时宋朝是个清平盛世,而且有“仁宗盛治”之说。但宋朝时候,虽然女人婚后可以和离,虽然有“女子相扑”,但女子的地位已经明显有别于男人了。

像徽柔不能到大殿上和外臣在一起,女子也不能过问朝堂之事……

徽柔就是生在这样的朝代,并不是这个朝代不好,仁宗治理下的天下一片昌盛。

她生在这个时代,在仁宗的宠溺下,在大宋文化的熏陶下,却有了一颗不屈服于世俗的心。她追逐自己的所爱,努力为之抗争,像一个英勇抗争的战士,但同时也是一个宠溺任性的公主。

她顺从了父命,嫁给了李玮,可因为李玮丑陋,就先已经不爱他,从嫁给他就基本上一副冷冷的面孔,婚后不和他同房;因为不喜欢李玮的母亲,就从没对她有过好眼色。她用她的任性面对错误的婚姻;她在公主府,说怀吉是她的真爱,倒不如说是她的一种精神慰藉。因为只有怀吉包容她,懂她。

其实,李玮也是个很出色的人,而且从小就爱上了公主,毕竟能让仁宗看上的,不止是他家和母亲的渊源,如果李玮一无是处再有什么别的想法,仁宗也不会把最疼爱的女儿嫁他。唯一不被公主接纳的,只是一直说的他的丑陋(剧中李玮也还好啦)。

而在小编看来,李玮的母亲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典型普通女人,在家不是正室,内心遵从的肯定是母凭子贵的思想,儿子在她心中,照样也是心头宝一样。她看不惯公主对儿子的态度,更看不惯公主作为人妇的行为。这就是两人的矛盾所在。

如果不是那样的一个时代,如果徽柔生在今天,地位高,有才有貌,有思想,一切也都不是问题了。

其次,是公主的身份。这样一个身份不允许她有一颗那样的内心,不用当言官的提线傀儡,只看宋仁宗为了天下、为了大局,牺牲了多少,有多少无奈就能知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已经是公主了,有些东西就是需要舍弃的,做到两全其美的时候很难。而徽柔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仁宗带她去看灯笼时她理解不了仁宗的用意。

她怕别人伤害怀吉,但一直以来就是她在直接或间接的伤害他。她和曹评偷偷约会,怀吉只能黯然神伤,她让怀吉穿普通人的衣服,结果招致更大麻烦。徽柔遇到了怀吉,真的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永远有那么一个人,比她父亲更维护她,心里眼里都是她;不幸的是她永远有怀吉这样一个退路,到最后如果不是靠她的父亲全力维护,怀吉也几乎为她送了性命。这里的徽柔只能说是自私又任性的。

第三是徽柔的爱情观。小编一直不觉得她对怀吉的感情是爱情。只是她爱过的得不到,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怀吉是她的一种寄托,一种慰藉,也是她脆弱的感情世界的一根救命稻草。

看她喜欢过的人,冯京三元及第,长相英俊;曹评清逸俊美,体贴温柔;身边还有一个英俊清秀、青梅竹马的侍官哥哥;徽柔是爱情观里首要的一条就是颜值控。

所以李玮即使也是从小就爱她,虽然也满腹才华,却不入徽柔的眼。曹评和徽柔是真爱,只是被仁宗强烈反对破坏了,可徽柔抗争上做得很没智慧,婚前不抗争婚后抗争,抗争的结果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所有人都深受其害。

这部剧小编最欣赏的,其实是同样做侍官的张茂则,同样的境遇下,他能护自己爱的人周全,也能护自己周全。剧中的结局或许是最好的,徽柔公主,在那个年代,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无忧无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9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