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画隐批评刘知白

刘知白先生生于安徽凤阳,早年入苏州美专随顾彦平先生学画,并潜心临习过云楼藏画。先生的青年时代是在文化积淀相对深厚的江南地区度过的,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人山水画根基并确立其中国画学思想理念。年是先生人生的分界线。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生定居西南僻地贵州直至终老。刘知白一生的艺术求索之路不随时随地而转移,也不因境遇变化而变化。先生生前挚友姜澄清先生说他“清逸是一以贯之的”,这种与时世不调的清逸来自于传统艺术精神的浸润与坚守,抑或是性情使然、人格使然。近一二十年来,刘知白先生的作品渐为识者所重,研究者亦多矣。今天,对其人其艺的再发观、再研究,进而学习他的精神信念,重塑民族艺术之魂,这一点,比对先生艺术本身评价的高下更为重要。——罗方华

刘知白(—)安徽凤阳人。号白云、野竹翁、如莲老人等。年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科,年拜顾彦平为师学习吴门画法,同时入住苏州怡园,潜心研习“过云楼”所藏历代名画,其间又随师拜访苏吴藏家,名家。年定居贵阳。

朱京生解读刘知白大涤子曾云:“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古法是古人认识造化的具体体现,而对古人之法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七十年代中后期,刘知白大作写意花卉和指墨山水,这成为他泼墨山水之变的一个契机,促成了刘知白晚年的山水之变。年后,知白老人的泼墨山水,渐成自家模样,至年代初,笔墨相互参差渗化,由于笔的痕迹在画中仍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广为雅俗两界所爱;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泼墨更加狂肆,全无章法定式,笔线渐为泼墨所破、所隐,笔与墨会,顿生氤氲。然凡山川之形势、风雨晦明之气象、纵横吞吐之节奏、阴阳浓淡之凝神、水云聚散之联属、蹲跳之行藏、罗列之峰嶂……皆于漶漫迷蒙之中自成章法、意象,皆“与予神遇而迹化”,真正进入了“我有我法”的境界一一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泼墨大写意山水,前无古人地表现出了贵州高原那种水天相连、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的神韵。新旧世纪之交,知白忽然又进入了另一个境界,笔墨不再讲究了,初看一片漶没浑茫之境,笔似未至而意已到,画似未完其意已周;细审山间野趣、生机具在其中。其品入神逸,格超时流,与宾翁晚年之作神理相合,可谓是“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这一点,非曾亲历贵州山水之间者,是万难体会到的。朱京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文化部传统中国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品赏析

拟云林法

23x18cm

秋山红树

54.5cm×39.5cm

溪桥烟雨(指墨)

40cmx49cm

中国美术馆藏

米氏云烟(指墨)

40cmx49cm

中国美术馆藏

拟冷谦笔意

90cmx40cm

中国美术馆藏

松壑云起

12cmx17cm

溪山归舟

12cmx17cm

洗马画稿

32×48cm

燕子岩

32cm×48cm

白荷图

97cm×68cm

泼墨山水册之一

35cm×24cm

山居图

17.5cmx25.5cm

柳荫(指墨)年

金鱼册选三之二

16cm×24cm

山水册之一

52.6cmx39.8cm

湖山人家

40cmx50cm

泼墨山水之七

cmx69cm

墨梅之四

97cm×68cm

山登绝顶

80cm×58cm

中国美术馆藏

雾中山色

cm×68cm

中国国家画院藏

泼墨山水

cmx70cm

中国国家画院藏

潇湘云起

68cm×c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