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开展经营管理,对股东投资者带来

一、传统绩效评价指标

1.经营效益类指标

商业银行开展经营管理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创造利润。一方面,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收益,另一方面,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居民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平台,为货币的信用扩张提供媒介。

经济效益类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盈利性指标。盈利能力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日常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利息、非利息收入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业务支出主要是负债方面的利息支出、各种经营费用、职工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盈利性指标能只管反映银行的绩效水平。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一方面与金融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比如在信用扩张周期中,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会明显增加,从而带来盈利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能力的限制,在管理能力较强,内部激励到位的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会较强。

(1)每股收益

本文选取的商业银行绩效指标有两个,即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本质是反应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每股收益是企业的净利润除以普通股股数得到的数值,企业获得利润时表现为正值,承担亏损时表现为负值。

在衡量企业盈利能力时,该指标是必不可少的。上市城商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每股收益的指标来评判该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从而做出是否投资该银行的决定。每股收益越高,意味着相同的资本量下,该商业银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商业银行取得的利润除以净资产的比率。通过该指标,能看出银行资金投入生产运营后,获取利润的水平,即银行每单位净资产投入获得利润的效率。该指标越高,说明该商业银行盈利水平越高,同时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也较强。

二、风险防控类指标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7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