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为什么喜欢兰花,其实与命运和心情有关
松、竹 梅世称“三友”,但松无香,竹无花,梅无叶,而兰花则“独并有之”,因此古往今来常常成为文人们的诗画话题。但是,由于各自的境遇和心情不同,对兰的解喻很不一样,这在他们的诗、词和赋中可以见到。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不得重用,见空谷兰花而伤感,曾作《猗兰操》,尽管许多人认为这首辞不是孔子所作,但却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后人多仿其意抒发怀才不遇、嘉不获用的深沉感慨。《猗兰操》中写道:“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有定处。世人闇蔽,不知贤者。年纪迈逝,一身将志。”辞中幽怨悱恻,尤其是后面三句,充分反映出孔子晚年的心态。
张衡在《怨篇》中就假借兰花写到:“之子云远,我劳如何”,意思是我这样的俊才被远隔不用,心里的痛楚是无法诉说的。
李白一生生性豪放,但在天宝三年,长安的三年生活饱受权贵小人排挤,心情十分郁闷,在组诗《古风》的第38首,也借咏兰说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以孤兰自比,抒发抱负难施的感叹。
再如嵇康的《酒会诗》,陈子昂的《感遇诗》等,也借咏兰来排解失意时的心情。就算是超脱的陶渊明,也借兰说出了隐居的无奈:“觉悟尚念还,鸟尽废良弓”。许多文人的咏兰,大多数是透着悲、隐的意思。
但文人与文人之间也是不同的,像齐白石老人,晚年才得以成名,历经的坎坷让他对艰难已经麻木了,看到的多是欣欣的一面,在《兰》中就直露一股清逸之气:“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很有点“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的意境。
细细看来,咏兰大多是在表诉一个人的心境,李世民有一首《芳兰》,作为一代盛世君王,写得诗意开阔,颇具大唐气象:“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话说回来,我觉得文人们好象从来也没有甘心做一个纯粹的文人。
文人博览群书,因此使他们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思想者,他们的许多见地常常要超出常人。他们的深邃,使得他们经常压抑不住地“蠢蠢欲动”,尤其是几杯酒下肚之后,便忘情地“指点江山”。
但是,古代文人的思想大多是在绝望以后才产生的,往往是碰了壁,甚或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顿悟起来,而在这之前,他们常常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理想一旦破灭,思想便出生了,脱胎换骨出来的思想便一定回头去审视原来的理想,而这种审视常常带有偷窥的味道,小心翼翼,因为他们不愿触碰到内心的那种孤敖。这种审视通常会产生两个结果,一种是蘖盘后的新生,另一种是绝望,然后从绝望走向空虚。前者,是满身血痕的在荆棘中勇敢地站起。而后者,则出现了一种另类的寄托,如华的时间在一种虚无的寄托中悄悄地流淌,直到源竭水枯为止。
文人们常常是一个时代的先知者,但是由于他们的个性原因,也非常不幸地常常成为牺牲者。他们往往缺少一种弹簧的性格,比如外力过于强大时便收缩起来,蓄势待发,外力一旦撤去,便重新蹦起来,跳得更高。
在很多情况下,“等待”是十分重要的,但需要强大的坚忍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