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魅力一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铸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社会越进步,经济就越发达,文化的分类就越细。兰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兰文化起源较早,据兰花专家吴应祥同志《中国兰花》一书介绍,有文字记载的兰花历史是余年。几千年的兰文化历史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纪事、绘画作品,多如恒河沙数,积淀深厚。开展对兰花和兰文化的研究对于陶治我们的情操,培养我们的审美观,激发我们的养兰兴趣都很有好处。下面,兰星辰就兰花的品格、形象及美学意义,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在环境的浇灌下,不管是人,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自己自然属性的品格,有自己生活的节奏,不管身处在什么地方,她永远是做自己的。兰文化自然属性中升华出来的几种主要品格:素洁坚贞,不畏严寒;幽香清逸,不甘寂寞;孤傲独标,品位高雅。
素洁坚贞,不畏严寒
兰花是素洁的,她长在深山,远离尘嚣,不受污染,不被侵染。即使偶尔有点微尘,也会很快被雨水、露水洗濯而去。兰花不管生在何处,欣赏她的人,总能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因此,能经常保持它素雅纯洁。正如刘克庄《咏兰》一诗说的那样:“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世间鼻孔无凭讫,且伴幽窗说楚词。”诗人在诗中特别强调深藏芳洁。一个人的品格当中,最主要的是纯洁。前古后今,多少文人志士,谈到兰花,总能被她素洁坚贞,不畏严寒的品质所折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澄清纯洁却是最可宝贵的东西。兰花是素洁的,但她更是坚贞的。兰花品性坚贞,不怕飞雪严霜,任凭环境多么恶劣,她仍不改其油油的绿意,坚持她舒展纤细的造型。韩愈《猗兰操》一诗中说过:“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无馨。”兰花虽遭贸贸雪霜之欺凌打击,仍能保持荠麦茂盛之状,且始终保持自己清幽的贞洁。春秋一贯,寒暑一色,这在其他花是根本做不到的。
幽香清逸,不甘寂寞
没有感情的兰花,一经文人之笔,便塑造成有血有肉的隐士、斗士和失意文人的形象。兰花之所以能塑造成各类有关形象,关键是兰花与文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着天然的暗合。比如兰花的香气高贵稀少,正可象征文人的才学,兰花所遭受的风雪霜露,正可象征文人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兰花长在深山幽谷,正可象征文人的深山隐居,与世无争。正因为古代文人开了借兰花以表现自己的志向,胸怀,情绪,经历,爱憎的先河后,兰花就成为后世文人寄寓自己情怀的对象。他们或者失意,或者隐居,或者遭受打击后,只要说到这有关兰花的诗文,便可从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找到精神上的寄托。一般地说,文人都受到儒家道统教育,都跟自己的老祖宗孔子一样,想把自己满肚子学问贡献给皇上,用在治国经邦上,这就是入世,一旦遭到打击,遭受挫折,就会受到自身弱点的约束,想隐退,发牢骚,想遁入空门或隐居深山,采取消极避世的做法。这时,他们往往容易接受老子庄子的无为,甚至佛家的出世思想。文人往往总是在入世出世之间摇摆,就连范仲淹这么有作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都多少受到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孤傲独标,品位高雅
兰花品位高。她稀少而孤傲,不像白居易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杂草易生易长,更容易衰败。相比于其他野花,兰花真可以称得上有些傲慢。有诗人这样写道:“幽兰不共群芳处。”兰花长在深山,她是不喜欢和其他花卉在一起凑热闹的。兰花品类珍。兰花品类繁多,有珍品、精品、极品。有的兰花,价值连城。一株名兰在手,令人把玩不已,赞叹不已。兰花虽可驯养、移植,但毕竟天生野养,更值得弥足珍贵,不像杂草繁多而低贱。兰花种植要求高。她不像其他花可以随便种养,她具有特定的环境要求,无论空气、湿度、水分,还是阳光、泥土、肥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物以稀为贵。兰花正因为稀少,她才见得珍贵,又因为她的品性及由此形成的兰文化,因而更显出她的高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