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李白比他写的更
“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莫可捉着。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
王昌龄是与李白同时而出生稍早的一位诗人。他的七绝留下来七十余首,写得几乎首首皆好。盛唐七绝有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一人就占了六分之一。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受当时任侠之气的影响,是一位豪侠诗人。但王昌龄身上有种一般豪侠诗人所缺乏的深沉感、观察问题的敏锐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其作品或豪爽俊丽,或绪密思清,或清逸明丽,风格多样。他是专攻七绝的高手,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低迷凄婉,或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清刚之美。
不过,诗海中七绝写得最好的,并不一定是王昌龄,和王昌龄同时代的李白七绝成就同样很高。前人往往将王昌龄与李白并称。如明朝胡应麟《诗薮·内编》云:“七言绝如太白,龙标,皆千秋绝技。”王世贞《艺苑卮言》也将王昌龄与李白的七绝并列为神品。那么如果二人非要分出一个高下,那么该如何评判呢?我们不妨先看这二人的几首作品。
王昌龄相比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年龄略长,所以他也是较早大量写七绝的诗人。同时王昌龄是“四大边塞诗人”,所以他的很多主题都集中在边塞。他的七绝,无论是哪种题材,在构镜和转结上都生动有味。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与王昌龄不同的是,李白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视野宽阔,而且留存诗作比较多,所以李白的七绝题材很宽,不过主要集中在感叹山川大河和送别诗上。李白的七绝,总能勾画出一副波澜壮阔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盛唐的豪迈。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总体上,王昌龄的七绝杀伐征断,即使是春宫曲也有边塞的气味,气势高昂;李白的七绝则气势雄浑,勾画出无尽的想象;如果真要给他们七绝的水平评个高下,我想就用《艺圃撷馀》中的那个评语吧,“李更自然,故居王上”。李白的七绝比王昌龄好就好在“自然”二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