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人足迹游四川下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四川在线记者吴晓铃

在中国,人们公认最值得旅游的省份,四川绝对算来了就不想走的一个。

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九寨沟是“童话世界”,黄龙“人间瑶池”,稻城、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

即使成都这座城市,也让人想“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这里还有大熊猫、火锅、美女,以及人人向往的闲适安逸的生活氛围,所以自古有一句话: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四川的魅力,历代诗人都曾纷纷打Call。

我们跟着李白、杜甫、陆游等大诗人饱览了四川风光。不过对四川进行了深度游,并且还写了游记的诗人,当属南宋诗人范成大。当年他的《吴船录》一书,对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尤详,且时加考证。在这个暴雨天,我们不妨踏上“吴船”,跟着诗人的脚步再出发。

《吴船录》封面

范成大出生在今日苏州,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曾经做过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在四川与诗人陆游以文会友,渐成莫逆之交。淳熙四年(年),范成大离任,五月底从成都出发,十月进入吴郡盘门,一路游山玩水。《吴船录》,便是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命名的游记。

合江亭

合江亭廊桥夜景

《吴船录》一开篇,提到的便是今日成都的地标建筑——合江亭

“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在亭旁。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

合江亭廊桥夜景

史料记载,合江亭在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两宋时重建,一度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每到冬季,梅花含苞待放时,官府的管理人员就会随时观察合江园的梅花,一旦梅开三分,也就是最适宜观赏的时候,就上报官府。官府就会邀请文人们来赏梅聚会。而普通的老百姓也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一起来赏玩游乐。遥想当年合江亭中,文人墨客们眺望着亭下江中点点白帆,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的确非常惬意和浪漫。如今的合江亭虽然早已没有码头功能,但复建的廊桥仍然古色古香,成为成都地标建筑之一。

都江堰

都江堰

从成都出发,范成大“舟下眉州彭山县”,过郫县一路到达了都江堰。在这里,他专程弃舟上岸进行游览。

“辛未。登城西门楼。其下岷江。江自山中出,至此始盛壮。对江即岷山。岷山之最近者,曰青城山。其尤大者,曰大面山。大面山之后,皆西戎山矣。西门名玉垒关。自门少转,登浮云亭,李蘩清叔守郡时所作。取杜子美诗“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句,登临雄胜……”

人类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范成大的都江堰游记多达数百字。他记录下都江堰鱼嘴分水处的壮观,“一路江水分流入诸渠,皆雷轰雪卷”,“又登怀古亭,俯观离堆。”又去伏龙观“观有孙太古画李氏父子像”。出玉垒关,登山,谒崇德庙。

在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前,范成大有感而发,“李太守(李冰曾为蜀郡太守)疏江驱龙,有大功于西蜀。”他还透露,李冰祠祭甚盛,岁刲羊五万,民买一羊将以祭而偶产羔者,亦不敢留,并驱以享。庙前屠户数十百家,永康郡计至专仰羊税,甚矣其杀也。可见民间对李冰的纪念发自肺腑。

青城山

青城山天下幽

范成大在都江堰拜谒了李冰,顺道游览了青城山。在他眼里,青城山附近已经“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脩竹弥望。”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虚传。

到青城山当晚,范成大住在了丈人峰下的丈人观。“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彼时,“真君殿前有大楼,曰玉华。翚飞轮奂,极土木之胜。殿四壁,孙太古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此壁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

青城山老君阁

青城山上清宫的风光,也令范成大沉醉。“自丈人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在最高峰之顶,以板阁插石,作堂殿。下视丈人峰,直堵墙耳。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在此,范成大还眺望了雪山,“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千里,而了然见之,则其峻极可知。上清之游,真天下伟观哉!”

范成大的游玩线路,和今日青城山并无不同。如今青城山的核心景区仍然是上清宫。宫观相望的人文景观再辅以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

崇州西湖(今已消失)

罨化池

范成大还去了蜀州,就是王勃写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今日崇州。他到了蜀州城西侧的西湖浏览。《吴船录》里有这样的记载:“郡圃内西湖极广袤。荷花正盛,呼湖船泛之。系缆古木脩竹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处。”

彼时蜀州西湖由于临近西江,水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曾有诗人这样描写了当年西湖月色的美丽:“惟爱西湖夜月圆,万年灯火影相连。光明照耀无人管,胜似桃源别有天。”可惜随着城市扩张,范成大游览过的西湖只剩下居民小区和街道。倒是当时蜀州城内的东湖、也即今日罨化池保留了下来,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川西园林的风光曾吸引过86版《红楼梦》来此取景。

眉山中岩寺

眉山中岩寺

中岩寺风光

从蜀州、新津、彭山一路而行,范成大到眉山以后,先赴城里踏访,此后又至中岩寺游玩。

这是范成大着笔甚多的一处景观。这里当时已号称“西川林泉最佳处”,范成大去了唤鱼潭。“水出岩下,莫知浅深”“人拍手潭上,则群鱼自岩下出……”可惜今日至中岩寺,却不复见这般有趣的景致。

中岩寺唤鱼池

在《吴船录》中可以看出,范成大离职成都,蜀中好友一路送到了中岩寺才纷纷惜别。他们在中岩寺留宿了一晚,“初夜,月出东岭,松桂如蒙霜雪,与诸人凭栏极谈。”次日依依惜别前,又“小饮岩下”。结果“须臾风雨大至,岩溜垂下如布,雨映松竹,如玉尘散飞。诸宾各即席作诗,不觉日暮,遂皆不成行。下山,复入宿寺中。”

中岩寺始创于东晋,彰显于唐、宋的古中岩,早期为著名佛教圣地,传说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那尊者的道场,其佛法弘大,古与峨眉山齐名。“岩壑胜景,不减峨山”,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千古中岩,钟灵毓秀,人文精粹。苏东坡年轻时曾经在此读过书,现存有东坡读书楼以及各种古人题刻,非常值得踏古访幽。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从中岩寺与部分送行的友人分别后,范成大放船过青衣,由平羌旧县至嘉州,也即今日乐山。

他去了凌云寺。彼时乐山大佛还盖有天宁阁,为楼十三层。宋成大眼里的乐山大佛,“自头面以及其足,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佛足去江数步,惊涛怒号,汹涌过前,不可安立正视……”

乐山大佛

此后,范成大又游嘉州万景楼,“远山缥缈明灭,烟云无际。右列三峨,左横九顶,残山剩水,间见错出。万景之名,真不滥吹。”他还认为,坐拥嘉州山水的万景楼,堪称“西南第一楼”。

在附近的乌尤峰,范成大描写为“小江水绕之,如巧画之图。”广福院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中有水洞,静听洞中,时有金玉声,琅然清越,不知水滴何许作此声也。”

峨眉山

云上金顶。(峨眉山景区供图)

范成大一路行至嘉州时,曾把家人留在此处,“单骑入峨眉”游览。他早发苏稽,午后,至峨眉县留宿,次日就开始进山。

范成大游记所提及的慈福、普安等寺院如今早已消失在历史烟云中,我们唯有从“涧谷舂淙,林樾雄深”“石堑深数十丈,窈然沉碧,飞湍喷雪”等文字中,感受到峨眉山风光的壮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今日游客浏览峨眉山,可以直接乘车至接引殿,再坐缆车上金顶,而范成大从峨眉县开始爬山,“步步皆峻陂,四十余里”才到了清音阁牛心寺。后来上行时碰上大雨,“不可登山”,又只好留宿白水寺。

金顶(峨眉山景区供图)

当时我曾好奇为何下雨不能登山,看至后文才知当年没有开发的峨眉山道路之艰险。在向上峰峰顶七宝岩行进时,需要“斫木作长梯,钉岩壁,缘之而上”,让范成大不得不感叹“天下登山险峻,无此比者。”但他最终选择以健卒挟山轿强登。以山丁三十夫,曳大绳行前挽之,同行则用山中梯轿。

范成大还记下了雷洞坪当时的险峻,“雷洞者,路在深崖,万仞磴道,缺处则下瞰沉黑若洞然。”但是,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范成大一路向上,也惊喜地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初登山半即见之,至此,满山皆是。”

峨眉山杜鹃花海。(峨眉山景区供图)

更为幸运的是,范成大还在爬上光明岩(今金顶)时,碰上雨后初霁时的佛光,“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于虚明之处,毫厘无隐,一如对镜,举手动足,影皆随形而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按照范成大的记录,此时的峨眉山“峰顶天下绝观,蜀人固自罕游”,而他不仅爬上了金顶,还在下山途中觅到峨眉双溪处游览,这里“游峨眉者,亦罕能到。非好奇喜事、忘劳苦而不惮疾病者,不能至焉。”

金顶祥云。曾幼灵摄(峨眉山景区供图)

在四川任职期间,范成大已经到过峨眉山,此次离任前再往深度游,并且写下上千字的游记,可见确是真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8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