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角度看银行杠杆率和银行税收负
从经济角度看“银行杠杆率”和“银行税收负担”的现状。本文将阐述个人观点。
1.银行杠杆率概述现有研究对杠杆率定义并未统一,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杠杆率反映了企业权益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关系,所以非金融企业常用资产负债率衡量杠杆率。而金融行业目前尚未统一,各个发达国家对于杠杆率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美国以核心资产净值与表内净资产的比值作为杠杆率的主要指标,而加拿大则以表内外总资产和资本(核心资本和二级资本)的比值衡量杠杆率,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对银行现行资本监管制度进行反思,并且在《巴塞尔协议Ⅲ》中增加了杠杆率作为其中一项监管指标。
国内采用的是《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中的银行监管杠杆率定义,即(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随后我国银监会又对这一监管指标进行修订,年对杠杆率计算过程中的信用转换工具和缓解工具重新衡量,年调整表外资产中%的转化系数,将其根据不同资产状况分为10%、20%、50%和%四个级别。
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所涉及的衍生品与证券投资业务普遍较少,所以账面杠杆率和监管杠杆比率二者主要差异就是分母项中的表外项目余额部分。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指标要求时间尚短,目前只有部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年度后的报告中可以查到公布的杠杆率指标,而且杠杆率监管指标之前一直处于并行期。
简而言之,由于近年计算方法一直略有改变,以及为了回归的可得性,因此本文采用的是财务杠杆率(杠杆倍数)衡量商业银行杠杆率,即银行总资产/股东权益,而非巴塞尔协议Ⅲ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银监会令〔〕1号)中的银行监管杠杆率衡量。从经济意义上看,财务杠杆率越大,说明银行以少额的资本支撑起成倍的债务,意味着商业银行收益放大的同时所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越大。
2.我国银行杠杆率现状分析接下来,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各大商业银行的年报中获取杠杆率数据,并对近十年杠杆率的平均值变化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由于平均值会受到每一个样本值影响,因此为了结果的客观性和避免个别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杠杆率的极端值进行缩尾处理。商业银行至年的杠杆率平均值,商业银行总体呈下降趋势。至年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较快,之后至年维持在15倍左右,年后又开始下降。
然后本文将上市商业银行与非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至年近十年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上市商业银行与非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前期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高于非上市商业银行,在年之后到年上市商业银行与非上市商业银行杠杆率基本一致,年非上市商业银行略高于上市商业银行。最后本文将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杠杆率至年近十年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杠杆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从至年一直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速度较为平缓,最后年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杠杆率略高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从上市与否,不同规模类型的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市场地位和产权属性具有垄断地位,所以跟中小商业银行相比,它在业务发展中具有颇多优势,创新业务少。并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以传统利息收入为主,业务多元化经营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大型银行的杠杆率高于中小型银行。
同时,在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抑制银行高杠杆化,上市商业银行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同时杠杆率下降趋势快速,而中小商业银行在受到相关资本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很可能积极参与一些高风险高杠杆的多元化业务,所以非上市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杠杆率下降速度较为平缓,基本在15倍左右波动起伏。
.税收负担与银行杠杆率总体变化趋势根据税收负担与银行杠杆率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从至年,总样本下商业银行所得税负与杠杆率均呈现下降趋势,流转税负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5%左右,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所得税负对银行杠杆率有正向影响,即所得税负上升,银行杠杆率上升;而流转税负与银行杠杆率没有显著关系。在接下来的第五部分,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税收负担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影响。
4.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现状分析本文选取我国家商业银行-年数据进行分析,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9家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对其计算与整理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问题。由于部分年份的银行税收负担样本存在极大的极端值,对平均值的客观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极端值做了缩尾处理。其中,上市银行相关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由于非上市银行年报和审计报告属于自愿披露且披露信息并不完整,数据主要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网站和各大商业银行网站手工收集。商业银行总税负自至年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从年至年呈下降趋势,年至年开始上升到最大值6.06%,至年下降迅速,年之后又开始缓慢回升。
所得税负自至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至年银行所得税负缓慢回升至2.6%,之后降低到年的2.06%后又回升到2.11%,接着便开始从至年一直平缓下降。流转税负波动幅度不大,整体在5%-6%上下波动。同时,征收税款作为商业银行现金净流出的一笔支出,会使得银行内部资金减少,降低银行内源融资能力。
其中从至年所得税与流转税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1,所得税费用比重远比流转税高很多。接着,本文把商业银行分为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进行整理分析,上市商业银行-年税收负担平均值。根据上市商业银行-年税收负担变动趋势可知,上市银行总税负从至年一直在0%至2%之间缓慢波动变化,之后从年至年开始快速降低到25.47%。所得税负从年的20.87%波动上升到4年的22.47%,之后从4年开始快速下降。
流转税负在5%之间上下波动,变化趋势不大。接下来本文对非上市商业银行-年税收负担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非上市商业银行-年税收负担平均值可以看到,非上市商业银行总税负从年的4.56%下降至年的2.65%,之后至年维持在%左右,至年又开始上升,在年下降到4.95%后又再次上升,变化趋势与全样本下总税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所得税负从至年一直维持在2.5%左右,年之后开始呈下降趋势。流转税负从年的5.2%上升到年的6.68%,上升趋势较为平缓。最后本文将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进行比较。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税负从至年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年开始逐渐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两者在至年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之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总税负开始回升,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继续呈下降趋势。
两者的所得税负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前期两者的所得税负差距不大,后来逐渐拉开距离,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所得税负下降平缓,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所得税负下降快速,年之后又开始回升。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流转税负从至年相差甚微,皆维持在5%左右,年之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转税负依旧在5%左右波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流转税负则平缓上升,从年的5.56%上升到年的6.11%。
从上市与否,不同规模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税收负担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原因在于目前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以传统利息收入业务为主,而大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没有在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在面临生存危机以及银行监管机构的资本监管下则进行多元化经营,主要是以非利息收入为主的创新业务。创新业务虽然能够极大增加商业银行资本水平,满足监管机构的资本监管要求,但同时创新业务的税收制度滞后于创新业务的发展,课税环节不够完善,使得银行税收负担大大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