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凉风有信,荷香清逸
香氣中的生活美學
—
香荷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荷香。
荷花开放之时,亭亭一茎,漱波而立,上托芳华,下拥团叶,濯姿浣影,流馨泄香。
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将它与对镜的佳人、出浴的美女、凌波的仙子作比,美妙而形象。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则赞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从此更是美名传扬。
江南风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作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在宋代,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分外惬意。并成为一种消夏习俗。
荷花是最古老的花,起源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
我国植荷具有悠久历史,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它是娇羞的菡萏,是清雅的芙蓉,是可人的芙蕖,又是脱俗的花中隐士。
荷不但美得脱俗,在嗅觉方面,有荷叶的清香,还有荷花的异香,深受人们喜爱。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写妻子芸娘利用荷花的香气制作香茶: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晚上,用一个小纱袋盛些茶叶,轻轻将莲苞的花瓣拨开,把茶叶袋放到花心上,然后让花苞自动闭合。
第二天早晨,莲花开始绽放,而在花胎里熏了一夜的茶叶袋也饱沁莲芬,用袋中的茶叶泡茶,具有独特的“香韵”。
荷花清雅脱俗,出淤泥不染,自来就是文人雅士讴歌的对象,也是宗教上圣洁的象征,为了口腹之欲,弄上一席荷花大餐总不免沾了些俗气,因此,品茗荷花香气一直是文人雅爱。
《红楼梦》中曾提到“荷露烹茶”,宝钗说它的滋味更胜妙玉的梅雪烹茶,亦比宋人林洪以荷装酒的璧筒酒来的有雅兴。
古人诗意的把露珠视作为植物元神的显现,清人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一书中还提到各种露水的功效:
“稻头上露,养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叶上露,凉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养血息风。”
荷花的香气是夏日香气的代表,有祛暑气的功效。美学家李漁的《芙蕖》中描写在荷花香气中避暑,暑气因它而减;在荷花香气中乘凉,凉气随它而生。
在古人所绘的“消夏图”中,也多为在荷塘边消夏避暑情景。
日本平安六熏物中的“荷叶”,为夏季熏香专用香品。是模仿荷花的香气,香气特别幽静,异常芬芳可爱。
荷叶:甘松一分、沉香七両二分、甲香二両二分、白檀二朱、熟欝金二分、藿香四朱、丁香二両二分、安息一分。将以上原料研成粉末,入炼蜜调和作丸。
日本香方中一両=15g一分=3.75克朱=0.克(一両=四分,一分=六朱),用作调和的蜂蜜中也会加入梅汁,让香丸中带有梅子的味道。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
方子中的熟欝金是藏红花
▼
藏红花在各朝代的名字不同,制香的时候经常会纠结是用郁金还是藏红花。有机会我们再专门讲讲藏红花。
宋代《陈氏香谱》中也有芙蕖香、莲蕊衣香等香方,均是模拟莲花香气的方子:
芙蕖香:丁香一两,檀香一两,甘松一两,零陵香半两,牡丹皮半两;茴香一分(明《香乘》中记载茴香二分微炒)。
将以上原料研成粉末,加入少许麝香,研磨均匀,用薄纸沾取,用新手帕包裹,贴近肌肤。
其香气宛如刚刚绽放的莲花。使用时再加入茶末(《香乘》中为麝香)、龙脑各少许,香气更佳,不可用火烘焙。身体出汗后,气息更香。最适合热天用。
盛夏里,配制一抹清凉的荷香。焚香或佩戴,平心静气品闻荷香,清香四溢,一种陶醉感油然而生,丝丝凉意暑意全无。
非专业学术公号。分享我们看到、知道,与“香”有关的“知识”。小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