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汪之瑞山水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汪之瑞自题“已丑()夏五月,画似跨千老盟兄,时余游豫,不觉笔下有离别之气,瑞识。

汪之瑞,生卒不详,清初画家。字无瑞,休宁(今属安徽)人。初从李永昌学画。工书,擅山水。悬肘中锋,运用渴笔焦墨,多作披麻、荷叶皴,为其家乡黄山山石之皴斫也。爱作背面山,兴至落笔,如风雨骤至,顷刻数纸。与弘仁、孙逸、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传世作品有《为跨千写山水图》《虚亭诗意图》《溪亭纳秋图》。图作者用渴笔、焦墨,画远山疏林、小桥流水,山石有皴无染,画风近黄公望。

汪之瑞为人作画十分有趣,文献记他“酒酣兴发,落笔如风雨骤至,终日可得数十幅。兴尽僵卧,或屡日不起”。

汪之瑞的作品流传较少,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是一种用笔辛辣,造型极为简练,意境又尤为萧疏的小品。其代表作品有《山水图》册,笔线方、圆并用,矮亭、杂木、坡石、方洲,用笔极简,然荒疏静幽,意趣十足,品味颇高。

新安四家中汪之瑞和孙逸的传世作品很少。但即使从不多的作品中也能看出他们独特的风格。

“逸”共性风格,新安画派之作品被画论家列入“逸品”,并非偶然。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的年代。明朝以崇祯帝自缢煤山告终。农民起义的李自成还未来得及巩固政权,叛徒吴三桂无耻迎降,引清兵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战火燃遍大江南北,人民流离失所。

新安画家中的大多数人携家避居新安山中,隐居遁世,闭门读书,志绘事,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虽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是受特定时代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爱国思想、高洁气节也是以特定方式,体现在他们的绘画中,那就是一种轩爽清秀、飘然清高的逸气。因此,在清秦祖永所著《桐阴论画》中把新安画派包括查士标、汪之瑞、释渐江、孙逸等作品都列入“逸品”。

画而分品,始于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在《古画品录》序中开宗明义便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分品是评画的审美标准,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唐开元年间张怀瓘在《画断》中把画分为“神”、“妙”、“能”“逸”。朱景玄论画虽重“神品”但也重视“逸品”。到张彦远对画的品评分为:

“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并认为“自然”方为“上中之上”。

秦祖永所著《桐阴论画》:集百二十家分为“神”、“逸”、“能”三品。在序言中说:“至所标品目,非可执一,有神而兼逸,有能而兼逸,有神与能擅而仍无失为逸,亦有神而不能,能而不逸……”他于评画标准,提出“神”、“逸”、“能”三品,认为三者不能绝然分开,但往往互相兼有,彼此渗透。而在相兼中,逸品常出现在神品或能品中。这种分析一方面体现了秦祖永的辩证思想,同时也看出他的审美理想,是很重视逸品之为一格的。

作为新安画派之一的汪之瑞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或轩爽清秀、飘然清逸,或古橐苍蔚、气象高洁,皆是他人品胸次的体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