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老遗民笔砚精良迥出尘八大山人
朱耷(年-约年)
朱耷(年-约年),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遗民。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早年书法取法黄庭坚。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最杰出的书画家之一。与石涛、渐江、石溪并称“四大画僧”,其画风及画品对后世影响极大。
朱耷(-约)枯石寒禽图镜芯绫本水墨
×42cm.约4.3平尺
本幅作品印鉴参照《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朱耷第28、31方印,文物出版社。
明亡后,初为僧,后为道,继而还俗。以明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八大山人,署款四字连草起来,形似“哭之”、“笑之”,表示他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故国的怀念。能诗文,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以放任恣纵见长,清逸横生,意境荒凉寂寥,作品中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结构造型。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以秃笔作书,风格苍劲圆润、流畅秀健,意境高远。
对比图:上海博物馆藏鱼鸭图卷局部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书画双绝的艺术大师,位于清初四大画僧之首,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怪伟豪雄、淋漓奇古、苍劲圆啐”的书画作品,其空前的艺术造诣、深遂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之不仅成为中国画史上的一大艺术巨匠,而且,与西方的艺术大师梵高一并彪炳于世界艺术史册。
朱耷枯石寒禽图局部
此《枯石寒禽图》,其造型奇古、笔致活泼、水墨淋漓、颇具真趣,此乃八大山人晚年的精品力作。八大山人晚年特别爱画水禽,有多幅作品传世。单足立于危石之上的双禽,静中有动,危中求静,或翘尾鼓腹、巍然屹立雄视下方,蔑视一切;或竖毛振羽、张嘴鸣叫、一触即发。圆眼传神,各具情态、惟妙惟肖、颇为生动,将鸟赋予了人格化;所画之石亦有反常态,上大下小,岌岌可危,险绝之势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