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且慢且诗意

很喜欢荀子的一句话:中心定,则外物清。一个人的修为与涵养影响着生活的境界以外物获得清雅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格物致知”的哲学体现以草色为丽景,得万物天趣以砚墨为耕田,得诗礼传家清静雅逸,治学游艺由物至境,以器载道这属于精神层级的跃迁它需要一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其如对工、匠、艺之领会亦如对诗、书、画之审美更如对文、史、哲之思辨心性的修为与个人的涵养决定着生活的境界心怀清雅,便不落俗秋去冬来,残荷听雨声竹深花开,清趣随人来生活中所有的美都因人而异而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心怀清趣之人一种是心怀浊念之人心怀清趣,志存雅致所有积极的癖好都是对生活的眷恋中国人的闲情逸致为所有雅生活的生发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从宋代开始琴棋书画,茶酒香花及至于室中种种陈设都是文人审美情趣的最高体现随后由明清延续到今天为止它正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林语堂先生说:“古代的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文人案头的供养有草木之色,有珍器之清有器用之美,有学艺之精它们或为澹泊它们或为朴雅它们或为素净先人以万物之境成全内心的追求人要是与清雅相近自然能与世俗相异更是对文化的一种延续明·陆师道《临文征明吉祥庵图》明·杜堇《玩古图》书房,最是清雅之处它不仅仅是一处安身的空间更是为我们提供栖心的场所它代表了一个人最高的志趣我们的阅读方式随着时代而改变但书本的功能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没有一个人会拒绝知识有一间清逸轩朗的书房成为我们人生的理想或在细雨绵绵之时或在落叶纷飞之时不论晨昏,不顾朝暮在书房之中,与书为友久而久之自然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心境自然与俗子当别一个人的气质是长久的积累先人曾国藩曾说:书不独变气质,且能改精神。人怀清趣便能远离世间的追逐间人怀浊虑性灵只会泯灭在利欲中书房装的不仅是书更装着一个人的气质书房可大可小,因人而别大的可以专门为其筑室小的可以是家中一角清雅的气质在于长久的阅读在这里可以观见世间万物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鸟之鸣,物之静在书房之中,一洗人间垢病获得清雅的境地生命不止于终点的亮光它更是旅途中耀眼的瞬间心怀清雅,不落俗态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更是对生命无限的慈悲心怀清趣,人间很值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