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千年宝刀,不敌100年的瑞士
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商标,无论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够看到中国生产的商品。但中国的目标不应该只是成为世界工厂,而是成为世界智库,把模仿制造变成自主创造。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才能真正达到顶尖标准,很多行业的发展也不需要再看西方国家的脸色。
因为制造业十分强大,所以中国工厂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出色,我们只需要打开电商平台APP,就会发现琳琅满目的山寨产品。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不是很强,对于这些山寨行为往往一笑了之,但在很多西方国家,这就是明目张胆地侵权,前几年轰动全球的“乔丹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近段时间,瑞士军刀也和中国山寨发生了矛盾,来自中国的假货,甚至被瑞士博物馆故意展示出来,告诫世人一定要看清楚,千万别买到赝品。
1.瑞士军刀享誉全球
提起瑞士这个国家,除了美丽的景色、滑雪和昂贵的物价之外,军刀也是他们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在众多军刀生产企业中,维氏公司知名度最高,他们生产的军刀经常被当成是外交礼品,甚至连宇航员执行任务时也会随身携带。
当然,在和平年代,军刀的主要价值不是用来打架,而是作为某种荣誉和等级的象征。这是因为瑞士军刀的价格很昂贵,也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有能力收藏这些军刀的人,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
在瑞士军刀长期统治全球刀具收藏品市场的时候,日本武士刀同样享誉世界,就连很多中国收藏家,也非常喜欢日本生产的武士刀。那么有人提出了问题,中国的历史比这些国家更悠久,对武器的研究和痴迷程度更胜一筹,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公司在这方面闯出一片天地?
2.为什么没有中国军刀?
历史兴亡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教训,其中有一条适用于各行各业,就是“守业比创业更难”。在商业领域更是如此,想要创造知名品牌,并非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把好质量关,用心对待客户,同时懂得日积月累的道理,多半都能取得成功。
但问题是,成功打造出品牌后,如何守住市场,并继续扩大规模,成为很多创业者无法逾越的难关。在刀具领域就是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名刀名剑的传说,铸造工艺更是领先全世界。
即便是在内忧外患的晚清时期,中国仍然出现了王麻子剪刀等知名品牌,当时的那批工匠已经掌握了炼制完美刀具的手法,只要有人进行引导,他们就可以生产出足以和瑞士军刀媲美的中国刀具。
然而,王麻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另一家剪刀品牌企业张小泉虽然成功渡过危机,并保留了生产工艺和技术。但是进入新时代后,张小泉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市值只有40亿元左右,连国内市场都没有成功攻占,更别提走向世界。
3.瑞士军刀如何走向世界
就以维氏公司为例,自从19世纪末期成立后,经营就从未中断过。这也是很多西方知名品牌的共同优势,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能够一直顺利传承下去。在很多欧美国家,甚至连房子都能传承多年,在我们国家除了个别大型建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维氏公司成立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管理者发现了维持公司良好运营的唯一办法。首先,维氏公司不上市,而是由基金会控股。其次,维氏公司不贷款,避免和银行发生利益纠葛。
这样一来,维氏公司的运营权,就完全掌控在基金会手里。而这个基金会由家族控制,名义上是基金会,实际相当于家族企业,每个人如果选择在公司上班,就能获得工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如果不工作,就只能自力更生。
在这种模式下,任何家族成员都只是打工仔,他们没有权力动用基金会的钱。即便是掌握决策权的人,也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把公司每年利润的9成拿出来发展企业,剩下的1成用来做慈善和支持环保事业。
结语成功保证了企业的稳定传承后,维氏公司在生产工序上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每道工序的材料要求、时间控制都精确到极致。这样生产出来的瑞士军刀,在质量上绝对没有问题,任何消费者都很难挑出毛病。久而久之,瑞士军刀成功在全世界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今日热议:中国的千年“宝刀”,不敌年的“瑞士军刀”?这方面差太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