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断供其实没什么,瑞士钟表圈表示压力
熟悉钟表的朋友肯定注意到了近期手表圈的一件大事,按照最开始的约定,本月底瑞士最大的机芯制造商ETA即将停止向第三方钟表品牌提供机芯,但是事情出现了翻转,ETA有点反悔。ETA事情并没有按照原先写好的剧本进行下去,ETA最近的态度并非像当年那样坚决。在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手表其实就分两大部分,机芯和其他(表盘,表针,表镜,表壳,表带,表扣,表盒等除机芯外的一切零部件),由于机芯的研发需要相当大的成本,所以很多钟表品牌并没有自己生产机芯的能力,而是采购通用机芯,然后自己打磨或者加以改造。ETA是专门制造通用机芯的厂家,我们平日说的“统芯”大多数是指ETA制造的机芯,它生产的,和7曾经占据了一大半的钟表市场,很多品牌如万国,百年灵,帝舵,卡地亚,雅典,法穆兰等等都(曾经)是ETA的忠实客户。万国的葡萄牙系列计时表长期使用的机芯便是改造的ETA7。万国葡萄牙计时ETA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瑞士乃至全球最大的机芯制造商和供应商,但是它并非是独立的企业,而是隶属于钟表巨头斯沃琪Swatch集团。庞大的斯沃琪集团早在年时,斯沃琪集团掌门人尼古拉斯·G·海耶克(那位拯救了瑞士钟表行业的大拿)就想在06年停止向第三方供应机芯,只服务于集团内品牌。当初海耶克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于公于私都是有着积极影响的一面,如果所有的品牌都使用同一家企业制造的机芯,那整个瑞士钟表就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了。往大了说,瑞士引以为傲的钟表产业大部分除了品牌和造型不同,机芯都一个样,往小了说,斯沃琪集团旗下的品牌相对于采购ETA机芯的竞品品牌也没了特色,这对集团也不利。尼古拉斯·G·海耶克海耶克当初肯定是想让瑞士钟表业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机芯的研发毕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太大。研发一枚全新的机芯在国内可能不是什么难事,企业高层出点钱然后对技术员工洗个脑,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制,一枚可以媲美大厂的精致机芯就诞生了,但这在瑞士是行不通的,具体为何读者可以自行思考。听说要断供,购买ETA机芯的品牌都不干了,纷纷反对并上诉,瑞士的一家管理机构瑞士联邦竞争委员会(COMCO)也站出来指责斯沃琪,说它利用垄断地位坑害同行。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协商,斯沃琪和COMCO达成协议,规定ETA向外供应机械机芯将持续至年12月31日。万宝龙凡事有利必有弊,海耶克此举虽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是百密终有一疏。ETA的最大竞争对手Sellita开始大量生产基础机芯并提供给有需要的品牌,后者是ETA早先的代工厂,很多经典机芯如便是Sellita代为加工的,仅仅成立于年的Sellita相比于18世纪末就诞生的ETA来说是个彻彻底底的小弟。Sellita在给ETA代工时也没有闲着,慢慢学习了ETA的很多技术,也学会了制造机芯,现如今Sellita已成为瑞士第二大机械机芯制造商,每年生产超过一百万套,而且质量不输ETA,因为他们的生产线就是按照ETA的要求做的呀。别忘了,Sellita生产的这百万机芯几乎全部外供,它并不量产品牌腕表,而ETA虽然产量也很大,但是绝大多数是供给旗下的天梭,浪琴,雪铁纳这些品牌使用,外供的只是一小部分。Sellita机芯零部件同时,ETA对外供应的机芯逐年递减,而很多大品牌也在加大自产机芯的研发,慢慢的瑞士钟表市场确实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情景,也许海耶克的梦想开始实现了。但马上就要到协议规定的最后日期了,ETA却又不是很想断供了,甚至内部都没人提这一茬,当初从中调解的COMCO站出来说你们要在月底断供,黑纸白字写得清清楚楚,看见没有?那究竟是谁在从中作梗呢,实际上这里面无非就是利益的问题,前面说到现如今Sellita一年提供百万套机芯给外界,这个数量是ETA的两倍,所以后者已经不再是最大的供应商,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可能已经失效。另外,如果ETA彻底断供,那会在财报上丢失一大部分加粗且醒目的红字喜报,财务那边也不会开心,高层和股东肯定也肉疼。哎,是喜是悲,海耶克泉下有知也说不清了。ETA机芯其实斯沃琪集团最近几年也一直在和COMCO斡旋,但是结果并不理想。12月18日,斯沃琪集团也在
上一篇文章: 瑞士的火车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准时的 下一篇文章: 乐活时尚瑞士豪度青铜腕表,打造你的历史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