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江南诗歌奖在浙江永康颁发,叶辉获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雯通讯员傅炜如
秋日的江南,诗意流动。10月23日,第四届江南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中国诗人永康行系列活动在浙江永康市举办。第四届江南诗歌奖揭晓,叶辉的组诗《木偶的比喻》获主奖,李浔、张永伟、沈方三位诗人的作品获提名奖。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作家协会指导,《江南》杂志社、中共永康市委宣传部主办,《江南诗》诗刊、永康市文联、永康市文广旅体局承办。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主编钟求是,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副主编哲贵,中共永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学军,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章锦水等主办方相关负责人,陈先发、臧棣、敬文东、梁晓明、沈苇、汪剑钊、汗漫、刘川、育邦、熊焱、聂权、江离、飞廉、敬丹樱、蒋伟文、陈星光、杨方等50余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参加了颁奖典礼。
江南诗歌奖是由《江南》杂志社主办、《江南诗》诗刊承办的诗歌双年奖,奖掖近两年内在《江南诗》诗刊上发表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诗歌作品,优先考虑符合江南风格作品,以推动江南诗风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本届诗歌奖从近位诗人的作品中评出15位诗人的作品进入终评,邀请陈先发、臧棣、敬文东、梁晓明、沈苇5位专家担任终评委。评委会先投票选出4位提名奖诗人,并于颁奖当天投票选出主奖诗人。
5位终评委对本届江南诗歌奖得主叶辉诗歌中独特的语调、四两拨千斤的技法、空间套着空间的场景处理以及他写作中的江南气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里不仅有先锋性,也有与古典气息的融合,构成了当代写作的一种重要取向。同时,他的半隐士式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流行观念的拒斥都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当代诗人形象。
终评委认为三位获提名奖的诗人也各有千秋,沈苇与梁晓明提到李浔在近年写作中的变化与进展,认为能不断超越自我是一个真正的诗人的重要标志。敬文东提到张永伟虽然是河南人,但诗风轻盈灵动,非常符合江南诗歌奖的评选风格。臧棣认为从沈方的写作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可以走得很久远的诗人。
对于江南诗歌奖,陈先发提到江南不仅是地理上的江南,更是人文上的江南,它拥有沉厚、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开放的观念及富足的经济条件,认为《江南诗》借助办刊的便利,可以引领当代诗人对江南诗风的重塑。臧棣对江南诗歌奖追求的风格化方向和独特个性非常肯定,他希望江南诗歌奖坚持自己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对江南诗风的发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敬文东认为不仅是这四位获奖的诗人,入围终评的15位诗人整体水准都非常高,从中可见《江南诗》诗刊与江南诗歌奖对品质的坚守。梁晓明谈到了江南的风雅与江南的风骨之间的区别,可能大家都注意到前者,但对后者却认识不够,实际上,江南风骨才是真正撑起江南底蕴的东西。沈苇同样提到了江南这个名字之下所具有的丰富性,实际上它不应被简化为一种固定化的认知,江南诗歌奖应该彰显这种江南气质的丰富性。
第四届江南诗歌奖颁奖典礼暨中国诗人永康行系列活动,还举办了永康诗群作品交流会,敬文东作了“语言与现实”的名家诗歌讲座。此外,嘉宾们还参加了别具特色的稻田诗会以及方岩五峰景区的采风活动。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主编、小说家钟求是致辞
中共永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学军致辞
本届诗歌奖终评委、诗人梁晓明宣读沈方授奖辞
翻译家、诗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汪剑钊,成都市作协主席、诗人、《青年作家》及《草堂》执行主编熊焱为沈方颁奖
本届诗歌奖终评委、评论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宣读张永伟授奖辞
诗人、《诗潮》主编刘川,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副主编、小说家哲贵为张永伟颁奖
本届诗歌奖终评委、诗人、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臧棣宣读李浔授奖辞
本届诗歌奖终评委、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沈苇,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亮研究会会长、诗人章锦水为李浔颁奖
本届诗歌奖终评委、诗人、安徽省文联主席陈先发宣读叶辉授奖辞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主编、小说家钟求是,中共永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学军为叶辉颁奖读一读授奖词
了解他们的诗歌好在哪里
主奖叶辉
叶辉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参与了当代诗的变革、发展进程。按代际划分,他归属于第三代诗人,但相对于第三代其他诗人,他的诗歌更沉潜、安静,更专注于对日常生活及其背后隐藏的对应关系的体察和揭示。
对生活的复杂和现实的诡谲,他的诗歌立场始终是从容的。表面上,他的表达方式更接近于一位诗歌的隐士,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但从诗人的本质上看,尽管遣词造句偏向于轻逸的风格,揭示出来的生活面貌却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寓意。
他的措辞风格也为当代诗的多样性造就了一种迷人的审美品质:他很少从居高临下的角度去简化对生活的审视,也很少对生存的难题施以沉重而暴虐的语言鞭挞,总是倾心于用平视的眼光看待人和世界的关系,并尝试用一种诗的兴趣将生活的晦暗点化成和我们有关的存在的寓言。有鉴于此,经评委会评审,授予叶辉第四届江南诗歌奖。
提名奖李浔
李浔30多年来的写作,在面向江南的风物水土、山川形胜时,让自己的语言始终呼吸在一个不断胎孕与重生的灵感之中。他对传统的萃取与融汇,对现代性的理解与阐释,对生命景观的倾听与洞察,都展现出丰富的现实纵深和绵密的情感力度。
特别是近年来,他的诗歌产生令人惊喜的嬗变,越来越自如、从容地在不同的语境中穿梭,构建异彩纷呈、氤氲满纸的诗歌现场。他婉约的诗语,扎根于汉语传统的缘情品质,低语中抗拒、反省的姿态,都深深源自人性之善,回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鉴于此,经评委会评审,授予李浔第四届江南诗歌奖。
提名奖张永伟
张永伟是一位正在日益显现个人化风格特征的诗人。他在浑厚苍茫的中原大地上写作,诗歌气质却具有一种江南式的灵动、隽永、清逸,在酣醉的长夜与醒来的朝露之间,保持警觉的张力和平衡。
张永伟是语言的奇幻旅行者、日常性的灵异穿越者,他的作品同时向内、向外,既有一台向内轰鸣的强劲挖掘机,又像一把打开的丝绸折扇,面向“世界无限多”,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将碎片和闪念,锤炼成思想的统一。气韵流畅、旷达,兴之所至,目击成诗,语言节制、干净,却回味悠长。有鉴于此,经评委会评审,授予张永伟第四届江南诗歌奖。
提名奖沈方
沈方的诗歌,注重人与日常经验世界在心灵层面的相遇,这种相遇所激发的新鲜而微妙的感受力,以及其投射在心理结构中的种种奇妙反应,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他尤擅于从生活细节和寻常的词与物中,剥离出一个更内在的空间,赋予那些司空见惯之物以充足的诗性。
他在诗中叙事沉静、克制、平实,又充溢着张力,其富有个人风格的语调尤令人印象深刻。有鉴于此,经评委会评审,授予沈方第四届江南诗歌奖。
图片由应敏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