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点精讲及真题详解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中世纪宗教建筑,位于法国巴黎市区的西岱岛上,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由教皇亚历山大和路易七世共同组织奠基,始建于年,在年建成。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体建筑采用石材,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曾将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正面塔楼高68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90余米。
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巴黎圣母院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后逐渐成为早期基督教的教堂。教堂里四处可见虔诚的信徒双手交叉合拢抵住下巴,闭眼凝神虔诚地祈祷,有力地体现了超脱红尘的宗教感情。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代表了基督教的神秘和崇高,也代表了哥特式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是丹麦建筑师乌特松设计建造的。整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于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开幕,坐落于悉尼市区北部,紧靠着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桥。悉尼歌剧院整体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建筑总面积达平方米。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上。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外形犹如一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也像一枚枚洁白的贝壳,与周围的海上景色相映成趣,富有诗意,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歌剧院门前大台阶,宽90米,花岗石铺面,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室外水泥阶梯。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湾,三
面临水,环境开阔,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乌特松先生获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这座建筑也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最成功的现代建筑之一。
鸟巢(国家体育场)
中国国家体育场又称“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是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是由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艾未未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但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在建设中还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可尽量减少人工的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鸟巢于年入选21世纪前十年以来的全球十大建筑。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它不仅是为年奥运会树立的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水立方”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设计新颖,结构独特,融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于一体,与国家体育场遥相呼应。为体现“水”这一元素的特点,设计者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形似水泡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它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而且还能防火。“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除了地面之外,外表都采用了膜结构。“水立方”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而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立方”,它与圆形的“鸟巢”——国家体育场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方形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形态,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以纲常伦理为代表的社会生活规则。而这个“方盒子”又能够最好地满足国家游泳中心的多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建筑功能的完美结合。
园林艺术
北京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公顷。始建于年,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
颐和园是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借景西山群峰,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多间。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极为精湛,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约90年建成。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有8个小岛,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平原区地势开阔,碧草茵茵,林木茂盛;
山峦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避暑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它把中国木构建筑和砖石建筑艺术加以融合,并将其推向了顶峰,同时它还具有丰厚的政治历史价值。它产生于中国清代鼎盛时期,是中国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见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