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诗人屈原到春风月影北京保利再度燃点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disease/a_x4i2zos.html
中国书画巨匠傅抱石画风崇尚革新,不落常套,不单享誉艺坛,在拍卖场亦屡创天价成交。最近一次,要数年12月《二湘图》在北京保利以RMB1.04亿高价易手,成为京城一时热话。乘着这股傅抱石热潮,今季保利再次带来这位国画巨匠的精彩作品。一幅以爱国诗人屈原入画,上有好友郭沫若题诗堂,是傅抱石挂于家中厅堂的得意之作;一幅是晚年所绘的桨声月影、南京春色,清新可喜,两画皆为傅氏代表作。Lot傅抱石(-)《屈子行吟》设色纸本立轴画面尺幅:62x88cm,年作诗堂尺幅:26x84cm,年作题识:一九五三年白下写,抱石。印文:抱石私印、往往醉后郭沫若题诗堂:屈子是吾师,惜哉憔悴死。三户可亡秦,奈何不奋起。吁嗟怀与襄,父子皆萎靡。有国半华夏,筚路所经纪。终隳前代功,长遗后人耻。昔年在寿春,熊悍幽宫圮。铜器八百余,无计璧与珥。江淮富丽地,谈墓亦何侈。无怪昏庸人,难敌暴秦诡。生民复何辜,涂炭二千祀。斯文遭斫丧,焚坑相表里。向使王者明,屈子不谗毁。致君尧舜术,仁义为范轨。天下安有秦,遑论魏吾氏。呜呼一人亡,中国留污史。既见鹿为马,常惊朱变紫。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幸已有其一,不望有二矣。民纪卅一年夏,郭沫若。印文:郭沫若印、采芳洲兮杜若展览、著录资料详见文末估价:RMB36,,-40,,此傅抱石的《屈子行吟》,是今季保利北京春拍的重磅领衔作。此作不但是傅抱石本人的挚爱,也是他与作家郭沫若的友谊见证。傅抱石是我国「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他尤擅山水和人物画,人物画画得最多的,就是屈原和《楚辞》里人物。傅抱石对屈原,可以用痴迷来形容。他中学时就已爱上屈赋,「抱石」二字即源于屈原抱石投江的典故,他甚至以屈原《楚辞》中经常出现、代表美好之物的「珊、璇、瑶、玉」来为四个爱女命名。屈原本人和屈赋,都是傅抱石重要的灵感泉源。从40到60年代,傅抱石从未间断创作屈原像和屈原诗意画。去年破亿成交的《二湘图》,灵感正是来自《九歌》中的诗句。《二湘图》去年在北京保利以RMB1.04亿高价成交傅抱石傅抱石一生至少创作过7幅屈原像,足以显示他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重。至于他首幅屈原创作,就与好友郭沫若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年,郭沫若创作了五幕历史剧《屈原》,引起强烈反响。剧中屈原忠愤忧国的形象,打动了傅抱石。在《屈原》剧公演两个月后,傅抱石便根据郭沫若的考据创作了一幅《屈原像》(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邀请郭沫若为该幅《屈原像》题跋,郭沫若欣然接受邀请,即兴创作28句五言长诗。据傅抱石的女婿叶宗镐回忆,傅抱石或许对该作不甚满意,于年又重画了一幅,并将郭的题跋裁下,与新作表成一轴。这就是我们今日在保利所见《屈子行吟》。傅抱石非常钟爱此作,一直悬挂在家中客厅。《屈子行吟》一直悬挂在傅抱石家中客厅(右上)至于年的《屈原像》,则由傅抱石夫人慷慨捐赠予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曾寄存余件作品于南博,年,傅抱石夫人捐赠其中件,余下50余件富有纪念价值的,则留归家属。此《屈子行吟》正属傅家留念的一批,其他代表作如《大涤草堂图》、《二湘图》、《风雨归牧》均在此批中。此《屈子行吟》乃傅家旧藏,流传有序,自70年代末,曾在上海、广东、台北、东京等地参加展览,出版著录累累,多达30余项。投江,是屈原一生最具戏剧性的一刻。梁启超曾说:「研究屈原,应当以他的自杀为出发点。」傅抱石多次创作屈原像,都是画屈原投江前的状态,此《屈子行吟》亦不例外。此作以《楚辞·渔父》前五句诗文为刻划基础:「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傅抱石《屈原像》年作,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从此作中裁下郭沫若诗堂《屈子行吟》局部在此作中,屈原行走于江岸芦苇间,杂草直接以中锋画出,墨青渲染,有一种苍茫迷离之感。屈原神情抑郁,身体瘦削,眼窝凹陷,双眼微闭,一副英雄末路、身心疲敝的模样。经历了十多年的沉淀,傅抱石对屈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与年首幅《屈原像》相比,此作相较含蓄和深沉,描绘出屈原的痛苦和挫折感,情绪上虽然没有40年代所画的屈原般激动和悲愤,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屈原忧国忧民的抱负、不得重用的惆怅、看穿楚国的未来结局却又无力回天的悲悯。此画配以郭沫若的题诗:「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诗画唱和,相得益彰。郭沫若题诗堂傅抱石与郭沫若傅抱石与郭沫若的交谊,可追溯到30年代,傅抱石赴日留学,认识了当时流亡日本的郭沫若。两人的友谊,一直维系到傅抱石去世。郭沫若较年长,是傅抱石的前辈,也是贵人,对之提携甚多。无论是史论研究,还是绘画创作,傅抱石经常向这位好友请教。傅抱石与齐白石并称为「南北二石」,其实这赞誉是从郭沫若而来。年,傅抱石个人画集出版,郭沫若为之作序,并在序中提出「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二人亦师亦友,傅抱石常赠予得意之作,不少作品得郭沫若指点一二,其中一幅,就是《丽人行》。这幅「金刚坡时期」巅峰之作,年从郭家释出,登上拍卖场,最终以RMB1,万拍出,一举打破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拍卖纪录。Lot傅抱石(-)《玄武湖之春》镜心设色纸本创作时间:年尺幅:x52cm题识:大远同志惠赏,即求教政。壬寅上元日,傅抱石南京并记。印文:抱石私印、一九六二出版:《门外谈画》,图版二,湖南美术出版社,年4月《傅抱石年谱》,第页,上海书画出版社,年12月估价:RMB16,,-20,,傅抱石早逝,在60年代那仅仅5年的岁月里,创作出不少佳作,是他山水画另一个高峰。这个时候的他,生活环境相对安逸,全力投入创作,一方面担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一方面游历四海写生。不怒不忧,宁静致远。因此他晚年的画风去除了一些苦涩急念,多了一分圆润、清新,作画已入炉火纯青之境。此《玄武湖之春》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作,雄健而不粗,潇洒而不弱。《玄武湖之春》局部南京的风景名迹一直是傅抱石热衷表现的主题,离其居所不足两公里远的玄武湖就是一例。自年5月完成《南京风景》屏后,傅抱石相继创作了一系列以玄武湖为题的作品,风格清新。《玄武湖之春》写桨声月影里的玄武湖春色:画面近景被大片柳树覆盖,柳树的躯干以浓墨写出,薄施淡绿染出大片绿荫,如同春之帷幕,透过绿色帷幕依稀可见水岸、湖面、游船。画面清新湿润,娉婷婀娜的垂柳、三三两两船只在夜雾中若隐若现、柳树间边出一轮满月,传递出春意阑珊的静谧意境。画面具有文人画的古旧研雅,亦富淡雅清逸的诗意,不见往日的愤怒、苦涩,但朝气、潇洒不减。此画上款「大远」即陈大远(-),笔名胡青、大风。陈大远曾任多份报章编辑,而且著作颇丰,曾出版小说、诗词和散文集。其中散文集《门外谈画》,就以他独到的见地,向读者介绍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溥儒、林风眠等人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