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的3个特点,第3点大家都点赞,小
启功先生的书法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拍卖市场也屡屡拍出高价位,由此可见启功先生书法的艺术魅力。总结启功先生书法的艺术魅力,主要有三个特点:入古、出新、广博。下面我们分别来详细说明三个特点。
入古
启功先生的书法博采众家,我们按照启功先生书法风格的嬗变过程来看看先生是如何入古的。
第一阶段:青年时期
启功在《论书绝句》最后一首中说:
“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县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类似这种学书经历的自述,在他的著作中还出现过多处。
通过启功先生的《口述》中来看,先生自小受到书法教育。他的祖父擅长欧体,而祖父所临的《九成宫》是启功先生最早的临摹范本,但是对书法的用笔理解不深。稍长之后获得一本刊刻精良的颜真卿的《多宝塔》,通过临习逐渐领悟了用笔的起始转折。
有一次启功的一个表舅让他画一幅画,但是不让他题字,这件事情大大刺激了启功,使得启功在书法上更加下功夫苦练,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启功早期的书画作品二十多岁时候,启功先生开始练习赵孟的《胆巴碑》,使得其题画的功力渐渐增长。上面两幅题画诗是启功先生26岁所作,从书法风格中明显看出有《多宝塔》《胆巴碑》及唐人写经的痕迹,行书风格更加接近赵孟。但后来,启功先生觉得缺少用笔之趣,不够流丽,后来又在董其昌身上下了很长时间的功夫。
上面几幅图是启功先生三十多岁时候的书画册页中的题字,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赵孟和董其昌相结合的影子。
董其昌书法上图是董其昌的书法,与之相比较看得出启功先生受董其昌影响还是蛮多的,董其昌的书法多使转,少圭角,以奇为美、潇洒率性,如行云流水一般。
启功先生也继承了董其昌的这些特点,减少了转折处的提按,很少圭角,整体上潇洒、清逸,但是体势上较董其昌的攲侧更加平正,在章法上继承了董其昌的行距较疏的特点,横无列、纵有行,行与行之间较少穿插挪让,这也是受杨凝式的影响,给人以空灵、舒散之美。
第二阶段:中年时期
这个阶段启功先生在欧柳身上花了很多的功夫,先生先是从朋友处借得一本宋拓本的《九成宫》,并且亲自将其拓成摹本,然后临习。七十年代初又得到了一本明拓的柳公权的《玄秘塔》如获珍宝,在《玄秘塔》上花了几年的时间临习,至此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启体”书风。
启功临柳公权《玄秘塔碑》启功临王虚舟集柳书《反经箴》这个时期是启功先生书法风格蜕变时期,楷书受欧、柳的影响,由之前受赵孟和写经体的影响的方扁造型,逐渐发展成为瘦长的外形。用笔也由之前的清秀、流丽发展为沉稳,又增加了提按顿挫。
上面是启功先生的楷书《千字文》,可以看出受欧柳的影响,也具备了“启体”的雏形。
启功临怀素《自叙帖》启功先生的草书用笔受怀素影响较大,他将怀素细劲的中锋使转笔法运用得十分娴熟,并且将这一笔法通过一定的简化引入到他的行书当中,成就了后来成熟期“启体”的独特用笔。
出新
文革期间启功先生被迫写过很多大字报,所以他曾经戏言自己的字是“大字报体”。现在我们在拍卖市场上看到的启功先生是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其成熟期的作品。
启功先生是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在六七十年代逐渐开始的,这个时期的启功先生书法风格与古人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自成一家,用笔简练、爽利,清健而不秀媚,瘦硬而不多露圭角,起笔入纸迅捷而收笔“无往不收”。
用笔上没有了华丽的装饰性用笔,也少了早年临习赵、董时的妍美。结字严谨,特别是楷书和行书形成了自己的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先紧后松的结字风格。这种结字特点自欧、柳而来,并加以强化。
启功先生一生主要精力都用在楷、行、草三种书体,而行书和草书又被其楷书的体势所统领。整体上看,启功先生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往往较少牵丝相连,字字独立而以笔势相呼应,笔断意连。并且经常把楷、行、草安排在一幅作品中,但毫不显得突兀。
启功先生的书法创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不革也新”,是其书法、绘画、学养、人格的自然融合,并非刻意而为。启功书法的“新”来自入古,临习古帖,深入经典,于法于理于情都浸透着浓浓的古意,他走的是“以古为新”的道路。
启功先生认为时代、地域不同,即使不去创新,自然书写的风格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他受旧学影响很深,学养丰厚,在当代被认为是文人书法的绝唱。他的书法创新不在于大胆突破,而是逐渐的蜕变,在前人走过的道路上又走出了自己的新风采。
启功书法尤其是他的小字,一直都被世人称道。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后来作为辅仁大学老师,他的老师陈垣先生对他的要求。
还有一个是早年十八九岁的时候,启功先生有缘受到当时的书画大家溥心畬先生教诲,溥心畬先生是启功表叔,启功经常向他请教绘画。溥心畬先生有一次郑重对启功说:经史为上,诗词在后,画在字后,而字又以小字为上。
这句话影响了启功的一生,尤其是小字书法一直为人称道,这也是我推荐硬笔书法学习启功书法的原因。
广博
启功先生的书法之所以被称作是文人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广博,这一点也是大家都没有任何争议的。启功先生的广博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了解一下:书法、艺术、学问。
第一,书法取法广博
这一点其实已经不用多说了,在前面介绍先生书法入古的时候,我们已经说得比较多了。这里着重说一点,就是取法范围的广博。
启功先生书法取法范围广博,体现在不迷信权威,除了对名家经典法帖的学习之外,他还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