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升积学以致远精知乃略行杜平

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9269144.html

范文升一位勤奋型的探索者,亦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画家。文升曾是我任教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学院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在临摹、写生及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同时,他又勤习书法与篆刻,对中国书画精神的把握理解和笔墨功力的积累都日渐深厚。近年来更是深得笔墨的旨趣和韵味,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更趋于丰富、成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且较为完整的笔墨图式符号,这一点令我甚感欣慰。

范文升《临水居》

中国画艺术,是“写心”的艺术。每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都是作者心迹的自然流淌。若一件作品没有经过画家心灵的淘洗,没有对时代精神的感悟,以及自我精神的注入,就不能称其为艺术,充其量不过是视觉的影像而已。范文升无疑是兼具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原创型画家。他的作品处处体现着传统审美方式和民族思维方式,虽立足传统,但绝不囿于传统,反而新意迭出。其笔墨技法勾擦皴染,工写兼备,笔墨形式大胆探索,不受程式所束。其画风不奇不怪,深厚中正,细腻生动而富于深邃可读性。

范文升《听泉》

孜孜以求,艺海行舟

传统中国画注重笔墨,以笔载线、以墨润彩,线、彩相得益彰,便成就了中国画的大美内涵。文升的作品主要由传统悟入,在谨严的造型、灵动的笔法及适性的表达中,尽笔墨之长,展现更纯粹的线条韵味。他秉持继承先古遗风而不拘泥于题材,师法自然而不遗失传统的宗旨,力求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书画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中国画作品。他的作品无处不是传统,无处不是浓浓的中国情结。布白、造势、取舍、开合、虚实、笔墨,种种的传统语境在他的作品中皆有灵动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文化自觉者在传承与发展传统艺术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范文升《高山飞泉》

文升在绘事上的成就大多得益于他多年来对传统绘画的潜心研习,他对于山水画历代重要技法的理性分析和归纳梳理,可谓是既广博又精深。文升曾经深入临摹过五代、宋元及明清的大量山水画名作,这无疑是他创作的优越之处。除了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外,文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涉猎角度亦是非常广泛的。20年来,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同时,他还精研了油画、雕塑、书法、篆刻、诗词,以及古琴、戏曲、围棋、香道、太极等多种文化形式,对儒、释、道、古典文学等也多有钻研。

范文升《天高海阔》

线舞墨彩,妙超自然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自然界中,万物各张其性,各任其新。艺术家审美的眼光是具有极大创造力的,高逸的简朴是从繁密丰富中提炼而来,纷纭的是万物世象,简朴的方为艺术。文升多年来一直试图摆脱传统程式化图式的束缚,并通过写生归纳赋予创作新的语言品质。为了从大自然中汲取一些灵感与创作源泉,创作出题材新颖、韵味醇厚的中国画作品,他采风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南至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北到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从东海到新疆、昆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泰山、华山、武夷山、秦岭、太行山、张家界、凤凰古城、芙蓉镇,以及巴西里约热内卢、圣保罗……

范文升《青山之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升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切都得力于他对艺术追求的恒定之心!这种投身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忘我热情与艺术综合素养,造就了他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笔墨神韵。正如恽南田在《南田画跋》中所言:“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文升的作品,繁茂葱茏充满灵气,真实烂漫直抒性情,画面中充满了大自然中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的天然灵性。或随手写来,笔简神生,性情流露;或略参写实光影,更显风光霁月,别具一格,诠释着点滴的自然之美。

范文升《寒山之冬》

逸笔潇洒,不滞于物

中国画的创新需要全面的积累,除了传统文化的铺垫,还有以笔墨为核心的观察、体验与表达方式的解悟。这也是在急功近利的当下,许多人视传统文化创新为畏途的关键所在。宗白华先生曾有言道:“传统的包袱过于沉重,艺术的脚步就像在泥潭中跋涉,艰难而痛苦,艰难是在前进,痛苦是在变化中发展。”

范文升《茅庐人家》

积学可以致远,精知乃能略行。文升是一直在做着这样的艺术文化积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寻找当代的艺术精神。最终他选择了求真、舍怪、讲画意、求神韵的大道,天性也罢、自觉也罢,总之是专静凝神,显示出了过人的定力。“笔墨之道,本乎性情”,文升的作品并非单纯的模仿前人,而是将继承传统与接受新鲜文化养分同修互证,因而其笔下所出,既褒有传统基质,又在形式上充溢着视觉活力。他的作品是以一个现代人的心灵和文化视角在感知世界、描绘自然、寻求新的灵感和意境的,画面中处处洋溢着时代的审美内涵与精神情趣。正因为文升懂得了传统的可珍和出新的可贵,才有了其作品中点线面的卓然不群与墨彩的绚烂夺目。他将传统中国画的具象与抽象,和谐地熔铸于同一画作之中,形式的奇特与咏叹生命自然的意蕴水乳交融,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造成了超乎想象的逸趣。以形写神,由神悟性,削繁化简,默寄幽微。这里包含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感知,作品中流露的是他的心弦与品性之美,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范文升《春日之韵》

中西交融,妙契无言

在写生与创作之余,文升还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尽可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把中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传播给国内外的书画爱好者与收藏家,以此促进中外、古今文化的交融。文升的这种艺术创作实践,已获得东西方社会、文化界的广泛认可,他的作品被多国大使馆以及国内外多所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纪念堂、画廊、收藏家珍藏。本人也多次被公派到巴西、瑞士、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进行中国画艺术讲学,常年在对外经贸大学为各国留学生讲授中国绘画艺术……文升惜时如金,挥毫泼墨,不断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满腹学识,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以及面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范文升《蒲拓江》

踽踽而行,大道无垠

齐白石有言:“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之长,再现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艺术家的气质,乃是生命之气和品格高下所决定的,艺术的个性就是艺术家的心性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升追求艺术几近于痴狂,悠闲与平静似与他无缘,从其作品中完全能够感受到他为了艺术而付出的艰辛与苦涩,无论逆境顺境,他都坚守着属于一个艺术家的高逸品格。

赏读他的山水画作品,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又能探寻到他在深入传统与执著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文升已把生命的激情、愤张的热血都赋予了艺术,使作品具有大气磅礴的阳刚之气,亦使作品充斥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醇厚的感染力。作品所营构的精神意象摆脱了光鲜亮丽的外壳,而具有了淳朴生动的时代内涵,以有限的笔墨色彩折射出无限的生命情趣和艺术情愫,从而缔造出一种既大开大阖又细腻入微的艺术魅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欣赏文升的绘画作品,便能时时感受到这种蕴含在灵魂深处,深邃醇厚的艺术情怀。他的作品简朴纯净,高明而不清高、通俗而不庸俗,是世俗的,也是超然的,是诗性的,亦是哲思的。虽具风雅趣味,亦不离尘缘物性,在平淡中秉赋着人生的自尊自贵,使得我们因此而与传统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同在。

范文升《江边人家》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德文化,书画亦然。文升正是用笔墨丹青在默默地承传着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东坡居士曾有“道”“艺”之论,如果说文升的学习之路已于“艺”有得的话,以他的用心与坚持,对于“道”的体悟也将与日俱深,那么实现东坡居士所言的“有道、有艺”之境,也是可望而可期的。文升正处于艺术创作的旺盛期,随着探索实践的深入,他在国画艺术领域的辛勤耕耘,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浮华落尽、真淳自现,非常期待文升在艺术大潮之博击中大道至成!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学院花鸟系主任:杜平

相关链接

范文升,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理论与创作研究生班,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研究生班。北京真纪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画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中心画家。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发展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