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书画双绝,用九十年的人生之路见证世纪传

白癜风应该吃什么药 http://m.39.net/news/a_5943327.html

年,京城史家胡同凌府诞生了一个女婴,她就是凌叔华,可是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弱小的女孩成为日后中国文艺界的一颗明星,光华耀目。

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光绪二十一年的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户部主事,后历任天津知府、顺天府尹等职。母亲是个温文尔雅的淑女,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范。可是凌叔华的父亲有四房夫人,凌叔华的母亲排行第三,凌叔华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了,小名就叫做“小十”,凌福彭早就没有了做父亲的惊喜,何况又是一个女孩子,很快就丢在脑后了。

凌叔华母女就是那样安静而沉默地生活在这个大宅门里,仿佛“缩在角落里的小猫”。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凌叔华的性格安静而沉稳,内心安宁,波澜不惊。

不过幸运之神总是光顾凌叔华的生活。六岁的时候,凌叔华跟随母亲回到了故乡金鼎村。金鼎村是个美丽的小岛,依山傍水,村子后面有一片芭蕉林,村子前面是一片金色的沙滩。这里的蓝天海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家之后,凌叔华常常信笔涂鸦,把自己脑海中那些美丽的东西画得到处都是。有一天,她正在花园的粉墙上涂鸦,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看见了,大加赞赏,他对凌叔华的父亲说,你这个女儿不得了,从小就有绘画天赋要好好培养。这就是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竹林。

父亲听了也很惊讶,自己的女儿有这样的才能做父亲的竟然没有注意。于是父亲让凌叔华拜王竹林为师。之后,凌叔华又先后拜过缪嘉蕙、郝漱玉为师。名师出高徒,多位大师的调教,凌叔华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评论说:“凌叔华是一个继承元明诸大家的文人画师,在向往古典的规模法度之中,流露她特有的清逸风怀和细致的敏感。”

凌叔华在日本东京、巴黎、伦敦、波士顿等地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

凌叔华的写作才能也及早地显示了出来。年凌叔华就发飙了自己的小说处女座《女儿身世太凄凉》,清新的语言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被誉为“文学界的一个新惊喜”。

之后,比较著名的是她的小说作品《酒后》,后被改编为剧本,凌叔华也因此被称为“酒后派”。

凌叔华的小说和冯沅君、丁玲、白薇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派”创作相比,还是和冰心、苏雪林、庐隐等“闺秀派”相比,都不尽相同,有其鲜明的特点,她擅长写女性,刻画细致入微的心理,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在平静而温柔的女性气质中有一股隐隐的力量,因此被称为“新闺秀派”。

一个人的作品在中国文坛树立两大门派,足见其影响之大。

一个人会画或者会写文章,在那个淑媛辈出的民国时代都不为出奇,但是像凌叔华这样书画双绝的才女则凤毛麟角,显得弥足珍贵。

凌叔华于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她光彩夺目了一辈子,也温文尔雅了一辈子。无论是感情、事业、生活还是婚姻都应该说非常的成功。

读凌叔华的人生,我会想到那句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她让泰戈尔赞不绝口,让徐志摩深信不疑,让林徽因争风吃醋,让朱利安贝尔神魂颠倒,但也让自己的丈夫陈源不离不弃,相守一生。

凌叔华是大家闺秀,是社交名媛,是多情才女,是画坛女神。九十年的岁月风雨,凌叔华有火热的青春,也有飘零的无奈,但最终留给世人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段难以理解的臻于完美的的人生传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