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火车站的错别字存在了六十八年,是故意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323/4359114.html

兰州火车站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于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如今兰州站战略意义重大,已经成为连接西北地区几条铁路干线的重要枢纽,并且在铁路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全国知名的示范客运中心。

但同其他火车站不同的是,兰州站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游客必定要在这里合影留念。因为火车站上方兰州二字中的“兰”与我们平时的写法不同,是最上面一横长,可以说按现在的眼光看应该是个错别字,但即使接到群众举报,这个字也从未更换过,因为这背后有一个特别的小故事。

一、书法大家张邦彦

在兰州站建成后,其负责人找上当时有名的书法大家张邦彦为兰州站题字。张邦彦出身琴书世家,从小对书法就颇有兴趣,10岁时就开始临摹颜真卿的真迹,并且由于家族是琴书世家,文化底蕴深厚,他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各色各样的名家真迹,先天聪慧加上家族熏陶,张邦彦在书法艺术上颇有造诣。

后来师从于右任,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张邦彦的书法清逸朴实,谨严秀脱,有着一份濯清涟而不妖的文人风骨,他临摹的《武威汉简》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古简临本中水平最高的作品。

张邦彦一开始在被邀请为兰州站题字时非常兴奋,对于这次的题名工作十分的重视,因为这是兰州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站,意义重大,他也十分慎重和严肃的对待这次的题名之事,拟定了多个方案。

最初,他想要用繁体字进行书写,因为繁体字是最能体现汉字精髓的表现形式,为兰州站题繁体字可以彰显我们传统的汉字文化,但这有两个问题,一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文盲率还很高,大多数人不认识繁体字,如果写繁体字的话,就失去了提示游客的功能;

二是当时国家推崇化繁为简,正在竭力推行简体字,兰州站的题字也要考虑到贴合国家政策,最终繁字体的提案被否决。

随后,张邦彦开始考虑如何用简体字来为兰州站题字,既能显示书法的艺术,又能与其他地方的火车站字体区别开来,最终他敲定了兰州的兰字最上面一横最长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使得兰字上宽下窄,州字上窄下宽,达到对称美的整体效果。

二、“兰”成为“错别字”的原因

张邦彦将兰字写成了“错别字”,让兰州站在全国火车站中别具一格,那么当时他为何要将“兰”字这样写?这其中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

(一)主观原因

张邦彦最初临摹的便是颜真卿的字体,而观察颜体不难发现,他也是将“兰“字写成上面一横最长,下面短的结构,颜真卿作为受人敬仰的书法大家,自有其对书法的理解和下笔的风韵,而张邦彦的启蒙字体就是颜体,因此会写出类似颜体的写法并不奇怪。

(二)客观原因

处于化繁为简的过渡阶段。张邦彦在为兰州站题字之时,正好处于国家意图推行简体字的时候。并且由于刚刚由繁化简,所以对于字体的准确性并没有现在这样统一的定论,当时这样写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的简体字也在逐渐规范,这才显得“兰”字是“错别字”。

事实上,除了颜真卿这位书法大家之外,现代著名的书法家敬世江先生在写“兰”字之时也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两人笔下的“兰”,并不像现在所规范的写法那样对称,上中下三横错落有致,而是着重强调第一横的长度,虽然有“头重脚轻”之感,但这同样是一种书法的艺术。

三、“兰”所代表的内蕴

当地政府一直保留这个字60多年可见其意义非同一般。一是“兰”字是现代大书法家张邦彦题字,并不是所有的火车站都能够获得书法界大家为其题字,可见其珍贵,并且由于张邦彦已经不在人世,他的遗作更显价值。

二是保留它能保留兰州的文化底气,这两个字将兰州雄厚的内蕴完美展现,作为西北名城,兰州有着厚重的历史以及伴随着历史的独特文化,张邦彦是甘肃人,更能体会兰州的文化底蕴,因此这两个字能够为初到兰州的旅客留下兰州文化的独特印象。

三是“兰”字既能体现兰花的幽美,又能让人感受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险绝。兰州二字结合在一起———雄关漫道真如铁,陇上兰州河谷幽,兰字如蘭幽且险,九州最美属兰州。

因此即使有多人举报投诉,兰州依旧未改这个“兰”字,而这样的争议事实上增加了兰州的存在感,兰州两字受到了外界的评论,也给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兰州站能够成为网红打卡地,都要归功为“兰”字与现在规范字体格格不入的艺术表达形式。

中国的汉字由繁入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连手写汉字的机会都逐渐变少,自然无法理解那一代人对于汉字美感的追求,对于书法的造诣。书法与写字终是不同,书法若循规蹈矩便失去那一份独特风韵。

因此并非是“兰”字错了,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书法的艺术也在被逐渐淡忘,文字仿佛变成了冰冷的公式,有且只有一种形式。但是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部分,文学艺术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书法家故意而为,赋予每个汉字艺术性,这种美丽的“错误”显得特别的生动和有趣。

同时承载了书法家的书法追求以及对故乡的美好印象。如果这些书法艺术均被具体规范的简体字所替代,也就表明我们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记忆也将湮灭于从不停歇的历史洪流之中。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我们才更有底气站在世界的舞台发出我们的声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