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意象美之虚无主义

诗词是最能诠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诗词能表心又可言志。人的精神状态往往在这种“和而不同”的意象美的展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说诗词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好表达大抵如此,说诗词是一种人为的精神宗教是对人的本性是最好的解释,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人的思绪是杂乱无序的,意识流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往往形而上的思绪能造就一种意象美,让人进入一种唯美天成的虚幻世界,人们往往靠着这种境界和意念而活着,如果生活缺乏这种境界和意念,那么,人活着将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中国人总体精神境界就是在这种诗意化中生活着的,神秘的东方为什么会具有如此之美,说白了,那就是诗意支撑着整个国度的延续,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没有断代过,就是这种精神美的代代传承和发展而继续前行着。

虚无主义:想象的空间是唯美的。什么是虚无主义,我认为,形而上只凭意念而行,意识流肆意妄为的流动,让思绪飞扬飘渺,心随思动引起的一种强烈的感应。人们的所感所想,从一首首诗词歌赋中能体味到,那种“和而不同”的意象境界总是让人产生不同的心情,开心、痛苦、生死、别离......总是让人在精神上有不同的变化。一首首诗词就如同一首首歌曲般,它的精神表达也是因人而已的。当一个人静静地听着音乐,冥想美好的或者忧伤的人或事物以及随意想象,往往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真听真看真感受中提炼升华的,意识流不是静止的,是有序并散乱的,就因为美妙的音乐,把这有序并散乱般的意境变得唯美了。极端之美是造成虚无主义的根源,美是相对的,有参照才有对比,只是美得多一点,美得少一点而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研究事物空间多少的问题。人为什么称为高级动物,就因为有思维,有思维就会想象,因此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的,人都喜欢美的事物,有想象才能创意出更美好的事物,这样社会才不断更新向前,最终虚无主义变成现实中的实用主义。试问,如果世界缺乏想象将会变得多糟,如果人缺乏想象将会成为脑死亡的痴傻呆人员,活着跟死了没区别。

中国是诗的国度,东方言语表达方式是与众不同的,往往廖廖几语,在“平平仄仄”中或者随意哼唱中便能让人产生一种意象美。提起中国诗歌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中国文人的两大鼻祖一个是宜昌的屈原,另一个是江油的李白。三百首《诗经》抵不过一个屈原,一千个诗人抵不过一个李白,一个是“年岁虽少,可师长兮”那仰天长叹的阴美之师,一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天生洒脱的阳刚汉子。中国往往就在这种“和而不同”的诗歌境界中造就和谐共鸣的世界,真可谓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的大多数诗人词人并不是只是文学家一种身份,而且身兼哲学家、思想家多重身份,重要的是他们大多都是很有名的政治家,“文以载道”,文是基础,无文何以成道?屈原,李白并不只是写得天下一流好文章,他们最重要的才华是政治才华,屈原的美政思想,李白的“海县清一”思想,他们的诗歌的表现的虽然是一种意象型的虚无主义,但是蓝图何成不是这样构想出来的,关键是把他们变成现实才是王道,可能一已之力无以达成,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权贵身上,以至于实现自己意识流中呈现出的梦境。这就是自由在决断中创造确定性自我的最好表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有名的山水诗《山居秋暝》,在他思绪中创造出一片新天地,形象描绘了大自然界的阴晴月圆,自然界的周而复始般的轮回以及物与物之间和谐共生关系,一副唯美天成的自然景观呈现在眼前,如诗如画。这种意象美,经过现实的改造后就会成为实际存在的事和物。往往虚无主义就是这样身不由已的被人利用后变成现实的。

唐寅作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看着这首《桃花庵歌》诗思绪万千,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桃花坞,眼前好一幅唯美天成的画卷,犹如进入了陶渊明的世外桃园一般,和谐安宁。看那成片的桃花绿叶花红,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灿烂,这朵朵桃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花香四溢,扑鼻的香气迎面袭来,着实沁人心脾,美而无言。现代有的实践派根据唐寅作的《桃花庵歌》,领悟其精神的意境已经复原了真实的桃花庵,可见意识上形而上的虚无主义一经人为的改造变成现实是多么强大就不言而喻了。就好比一个灵魂唤醒一群灵魂一样的精彩无比、魅力无限。

郑燮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做为一位基层官员,想民所想、忧民所忧,这是基于现实所反映的一种意识流表现,由现实上升到意识流境界,让人真切的感到:为官者,当以民为本。为道者,当以心为正。官道本心,外方为骨,内圆为肉。常思民之声,自醒己之过。君子气度以正胜邪,板桥画竹,人品高节跃然纸上,天地之正气,浩然心中,仍真正大师之气量。自古文人傲世九重天,放下架子,也许会被重用。这也是板桥之悲哀之所在,怀才不遇,而悠然南山,以画竹而傲权重,必然是自寻怨恨,忧郁而终是必然。文人傲世历来有之,原来大才小用才是根本之所在。板桥之悲哀是文人之通病。由实物主义演变成唯美的虚无主义,可以说中国人思想境界就是这样虚实结合变幻莫测,中国的文以载道就是这样“鹤立鸡群、自由翱翔”,这就是东方之美的独特之处。

中国不仅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词的天下,这也是中国与世界不同的最大特点。作诗填词双重美是他国难以达到的高度,中国文化自信是无可比拟的。大宋可谓是中国词以载道的典型时代。然而中国词大多出于南方的江南地区,可见江南的风情万象是色不迷人自迷人的。

多少两宋词人总是在江南烟雨迷蒙中深情脉脉地挥洒绚丽的一生。柳永是这样、姜夔是这样、苏轼也是这样。后来发现古代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而仁宗朝文化昌盛达到了赵宋的巅峰,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们共同开创了中古世界的黄金时代。北宋仁宗时期是一个值得仰视的时代,它燕舞莺歌、玉瑾华晔,性格如宋词般温婉浪漫,气质如兰花般雅致高洁;它珠玑列市、丰华云盈,创造了不可一世的繁华和登峰造极的文化。这个时代科技飞跃、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成了科技突飞猛进的代表,世界上最早的纸质货币交子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国家。”特别是文化昌盛是这个时代最为突出,甚至这个时代揽括了中国古代三分之一以上的顶尖级文化大师。苏轼、柳永、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晏殊、周敦颐、程颢、张载、文彦博、苏舜钦、梅尧臣、钱惟演、尹洙等文化大师以及唐宋八大家中六位也活跃于此时。这个时代有着强汉盛唐远远不及的绝世繁华,它的雍容华贵光耀古今,仁宗盛治也是古代文人最扬眉吐气的时期。文以载道和词以载道在这个时期是不可复制的时代。

雅词圣手姜夔是谁?他穿一身白衣,体貌清莹、面容清癯、风姿清逸,望之若神仙中人,时常手持一管洞箫,像一个从传说里走出来的人,是南宋少有的绝世美男,这个男子,终其一生未曾赚取功名,以布衣之身羁旅飘零,他在词律和音乐上的才华,还可自创词律,使他结识了不少高官世族,在低微的尘俗和泥沼般的现实里超拔至此,他的词笔绽放至今,仍在开出璀璨花朵,暗香依旧。“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曲《扬州慢》,薄祭如烟岁月的迷离凄美,仍然留芳至今。古之婉约派的三大开创者,一者是俗词开创者枊永,一者是艳词开创者纳兰容若,一者是雅词开创者姜夔,而姜夔词性高雅脱俗,是婉约派雅词的真正开创创新祖师,不愧为千古雅词第一人。他那唯美的精神境界如神仙下凡一样,超脱于尘世,典型的虚无主义者,在他的意识流中的扬州美得如天上瑶池一样美伦美幻,妙杀人间所有景致。可以说一个人达到一定高度,想象的意象美是多么强大是很难用言语累述清楚的,真是一种天马当空遨游的精神享受。

大宋王朝最红最流行的词人非柳永不可,此人是一个严重的“虚无主义”者,意象派大师。此人“嚣张”得所有美貌歌女们纷纷为这位才子词人所倾倒: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正如强盛的大唐因有了李白而更富有传奇般的风采,富丽的大宋也因有柳永更显出一种悠悠风韵和别样魅力。柳永以手中的一支春风词笔,写尽了大宋王朝的风流繁华与颓靡忧伤,最终让自己的一生时光活得如同那一缤纷季的夏花。最后就连宋仁宗都成了柳永的铁杆粉丝,皇帝最终对这位很具个性、任性妄为自称“白衣卿相”的柳永赐予进士出生。柳永一位大宋才貌双绝的天才型的词人,终宋一朝无人能及,李白、苏轼、纳兰容若都无法相比,为中国历史千古风流词人第一人。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枊永的思绪境界和意识流是多么完美就不言而喻了,笔下的北宋社会真可谓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清明上河图”。现实的清明上河城我想一定借鉴了柳永的唯美思维吧,也太“孤芳自赏”了吧。

叶赫拉娜.纳兰性德,字容若,大清三百年来第一词人,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第一人。说苏轼是词界阳刚派,那么纳兰容若是词界阴柔派代表,思维模式由“虚无境界”到达“虚空境界”,其实,他原本是一株人间富贵花,而天生的多情与才华,在短短三十一载,半数时间都与惆怅和清愁相伴,成了千古名绝的人间惆怅客。文史学者张宏杰说道:“明清五百年,所谓诗人们的才性、阅历、学识均大幅崩塌,他们以拾前人余慧为荣,不敢越藩篱一步,写了大量模仿杜甫或者黄庭坚的诗。五百年的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没有真性情,甚至没有真表情——除了纳兰容若外,中国居然再没产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北京玉泉山脚的渌水亭别墅是容若与朋友们吟诗作赋、填词和曲、研读经史、著书立说的主要场所。容若好交友,这些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他们常出入京城什刹海畔宰相府和玉泉山的渌水亭与容若在诗词文字里纵横捭阖、指点江山。纳兰容若流传后世的三百四十多首词作和几百首诗都撰辑在《渌水亭杂识》里。这些诗词文论在大清词坛里,独他如一枝清新典雅的莲荷,摇曳三百多年而不败。纳兰容若不仅好交布衣文人,而且还是一位难得的情种。二十岁的容若取十八岁的名门之女卢氏为妻,三年后卢氏产子后不治而亡,纳兰容若伤心不已。他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浣溪纱》是悼念亡妻卢氏之作。其词情真意切,清丽凄婉,是他的泣血之作,哀感顽艳,使他成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人”。纵读现存的《饮水词》,纳兰容若的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虽然西晋潘岳被认作悼亡诗鼻祖,但真正成为千古悼亡词人第一人只此纳兰容若一人。就我本人来说,还是最喜欢《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吧!多么唯美、多少惆怅,这也许是纳兰容若认识的人生。喜欢纳兰容若,喜欢他那唯美的内心世界和动察人间无限的惆怅。人间多少惆怅客,纳兰容若是惆怅者的心灵导师。好一个意象唯美大师,人间富贵花居然是一个想象的虚空世界。四大皆空。当一个人,想象一下独活的样子有多可怕。一空,父母不在了。二空,老伴不在了。三空,子女不在了。四空,亲戚朋友不在了。估计纳兰容若最明白。

当今世界是个多元多极的世界,国情不同信仰不同,要和平发展,就应相互尊重,尊重和而不同的事实,找准共同点相向而行。

中国文化的终极思想是天下大同,不仅仅诗词所表现这种意愿,中国人的精神境界能从其中可以窥探一二。人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这样虚无飘逸、唯美天成,往往越是这样,越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便更好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人类各个文明时期都出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德国的黑格尔、尼采,中国的孔子、老子、屈原、李白......人们对这些精神导师开始用各种方式各个角度全方面给予诠释,不管是唯心主义也罢还是唯物主义也好,相辅相成的正反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形而上的意象美之虚无主义,心有多美、思绪就有多美妙,人们需要这种精神境界,尤其是活着的人更是需要这种美的熏陶,社会的进步更是需要这种美妙的想象,说实话科学的更新和发展更是离不开这种美妙的想象。高科技的发展就是通过人们从形而上的意象美中一点点发掘出来的,可以说如果人类停止想象,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要正确认识虚无主义存在的事实,最终把虚无主义变成实物主义才是人类发展的硬道理。(叶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9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